。
“这回我不闹你,我说真心话——乐青,有你在,真好!”
。
。
乐青在他胸前,无声的笑着,她抬起头,将自己的红唇贴上了他的,用最实际的行动述说了自己心底同样要说的话,胤祐,能遇上你,真好!。
康熙四十七年,胤祐已年届28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在朝中办差阅历的增加,他早已脱去了青春岁月里的青涩与毛躁,取而代之是益发稳重的言行与举止。。
。
这十年里,平心而论,对他来说,其实过的并不轻松。随着皇阿玛春秋渐高,在朝堂之上处理国事的精神也大不如前,施政也越发的宽松,很少用重刑。太平日子一久,朝廷上下官员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不但到处找靠山,而且还在国库播发的银子上上下其手,官商相互勾结,整个官场贪污腐败成风,私欲膨胀,已有逐渐不能控制之势。。
。
百姓的生活也不如早年那样富庶,这十年里,每有灾情发生,那些无良的富商巨贾还趁此时机哄抬物价,囤积粮食,灾民们无奈,只能扶老携幼的四处逃荒。往往道路两旁倒有饿稃,哀鸿遍野,那场面惨不忍睹。然而,皇阿玛几次南巡,鲜少看到这样悲惨的场面,所到之处,当地州县的地方官早就将那些灾民加以驱赶,做出一副歌舞升平,天下富庶的假象。。
。
其实,连自己这样不常出京城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那样英明的皇阿玛未必不知道下面做的这些手脚,但是如今他的年事已高,恐怕也是无力去管了。只是,他们这些做皇子的看在眼里,总觉得象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如此粉饰太平,将问题掩于歌功颂德之下,一旦那些问题爆发出来,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
与自己年纪相近的兄弟们在这些年里,在封了爵位之后,也一直都各自兼着朝廷里的差事,时间一长,其中关系开始盘根错节。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气味相投的人自然在平时的交往中也走的近了,逐渐的也都有了一些朋党之势。。
。
结党最为严重的就是皇太子,皇太子是先皇后嫡出,是最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身份自然尊贵无比。或许是康熙皇帝给这个儿子的优待太多,规格也太高,每每遇到出巡和祭祀之时,朝政基本都会交由太子处理,皇太子俨然就是一位“二皇”
。由此,逐渐的让原本还能躬守君臣之礼的太子开始嚣张跋扈,权欲极度膨胀,加之朝中有一批大臣也集结在太子周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皇太子的朋党堪称朝中最大的势力,几可与皇帝分庭抗礼。。
。
胤祐看着二哥从一个谦恭和顺的人渐渐的变得目中无人,变得妄自尊大,他的心里并不好受。二哥大他6岁,当他才十多岁的时候,早已成家立业的二哥对他们这些弟弟们都非常好,有什么好吃的,都让着他们几个半大的小孩子吃,有什么好玩的,他也想着留给他们这些弟弟们,要是读书时让师傅责罚了,二哥还会帮着他们求情,偷偷地给被罚不能吃饭的他们送些东西吃……在他心里,二哥是将来的皇上,而自己将来就必须为二哥尽忠。这一点,几乎就是根深蒂固的,从来都没有动摇过。他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二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
这十年里,兄弟们在一天天的成长,但其中变化的事情却太多太多。当初亲厚的兄弟为了权力之争,如今变得疏远,原本亲密无间的手足,而今竟也为此学的勾心斗角,结党营私,眼看着皇阿玛也越来越无力控制这样的局面,他不能不为将来的朝廷局势感到担忧。。
。
大哥他仗着自己在军中多年,为朝廷效力的资历丰厚,又是长子,因此对二哥这个皇太子也是越发的不放在眼里,二人上朝时就时有争执,他们的门人更是在私底下斗得你死我活,大有要一较高下的样子。。
。
三哥对朝廷里的这些政事并不太关心,一直潜心专研学问,几年来,门下聚集了一批文人学士,时常的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原这也没什么,却因为他郡王的身份而总被御史弹劾为结党。
。
四哥自从4年前,他与四嫂所生的长子弘晖因病在8岁上夭折之后,大受打击。弘晖自小聪明伶俐,还特别懂事,是四哥四嫂的心头肉,可这孩子这么早的去了,四哥的性子越发的清冷,脸上更是难得一见笑容。四嫂自那以后,伤心过度,身子也不见大好,这几年过去了,也没见再有喜讯传来。四哥平日里下了朝之后,也不与什么人来往,只是呆在家里抄写佛经,鲜少与兄弟们走动,逢年过节的,也只有自己总会找上五哥还有与四哥比较亲厚的十三弟一起去四哥家里坐坐,兄弟们好歹也能说会子话,只是不能说起孩子,不然四哥的脸色就显得阴沉许多。。
。
八弟是在这些年里最令他刮目相看的。他没想到,这个才小自己半岁的弟弟,如今在朝廷里的好名声是大大的超过了二哥,风头直逼太子。其实,八弟的生母良嫔卫氏出身辛者库,辛者库是皇家的家奴,地位低微,在众多皇子的生母中,她的身份可以说是最低的,比起十弟出身皇亲的生母温僖貴妃钮祜祿氏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八弟自小就聪明机灵,虽然年纪不大,但为人处世却颇有城府,并不因为自己母亲身份的低微而妄自菲薄,反而更加的发奋向上,不但在朝廷上下获得了一致的好口碑,而且让皇阿玛也颇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