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桥满脸笑意、热情周到地将吴永贵送出工厂大门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厂里。
他在各个车间之间穿梭,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接下来的生产任务,耐心地向每一位负责人叮嘱着细节,确保工厂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能够平稳运行。
一切安排妥当后,他长舒一口气,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神情,准备回趟家。
这一个月来,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整日在工厂里忙碌,几乎是脚不沾地,如今总算是能抽空回去看看了。
他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车站,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坐上那有些破旧的班车,车子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起伏,周桥的身体也随着车子的晃动而微微摇晃。
他望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田野和山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的神色,心中默默盘算着回家后的计划。
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班车终于缓缓驶入周家村。
周桥下了车,深深地吸了一口家乡那熟悉而又略带泥土芬芳的空气,心中涌起一股亲切感。他大步向村子里走去,一路上和遇到的村民们热情地打招呼,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身为周家村村长,周桥深知自己肩负着带领村民致富的重任。
上次离开村子前,他已经处理了一些村里的遗留问题,如今整体上村子还算安稳,没有什么大的波澜。
但他心里明白,想要让村民们真正过上富裕的日子,仅仅依靠传统的种粮食是远远不够的。这次回来,他的目的十分明确——带动村民们种植药材。
此前,他经过多方调查和研究,现周家村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大黄。
《神农本草经》中关于大黄的记载,大黄能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它的主要功效就是泻下,也就是通便,很多泻药里都有它的成分。不过这药材药性强,一般大夫用药都很谨慎,历史上也有过量服用出事的例子,但只要咱们运用得当,它可就是一种难得的中药材。
现在是六月初,正是开始种植大黄的好时机,等到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芽前采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块干燥后,就能拿去卖了。
这加工过程不复杂,而且大黄容易培植,我觉得非常适合咱们周家村目前的情况。
夕阳的余晖如轻纱般洒落在周家村,袅袅炊烟缓缓升腾,给整个村庄蒙上了一层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周桥怀揣着对家乡展的满腔热忱与期望,脚步轻快地回到了家中。
刚踏入家门,那熟悉而温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周桥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亲切地呼喊着父母和妹妹,一家人围坐在简陋却充满温馨的饭桌前,欢声笑语不断。
这顿饭,吃得格外香甜,周桥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同时也在心中默默为接下来的事情谋划着。
夜幕悄然降临,如黑色的绸缎覆盖了整个村庄,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周桥放下碗筷,稍作休息后,便起身前往三太爷家。
三太爷的家位于村子的角落,一座略显陈旧的土坯房在夜色中静静矗立。
周桥轻轻叩响那扇有些斑驳的木门,不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三太爷那满是皱纹却透着睿智的脸庞出现在眼前。
走进屋内,昏黄的灯光摇曳不定,周桥深吸一口气,坐在三太爷对面,眼神诚恳而坚定地将自己种植大黄的想法细细道来。
三太爷静静地听完,手中紧握着那杆陪伴他多年的旱烟袋,缓缓地敲了敲,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露出一丝担忧的神情,问道:“周桥啊,你对这件事情有信心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语气中满是担忧。
在他心中,农民世世代代以种粮食为生,这才是最实在的营生。粮食即便卖不上好价钱,交了公粮后,也能填饱肚子,而这大黄,毕竟是从未尝试过的新事物,万一种不好,可怎么是好?
周桥微微向前倾身,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说道:“三太爷,实不相瞒,我在红山乡那边的厂子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我们现在种植大黄,明年开春就能有收成,而且收购价格,最起码要比粮食高出三倍,甚至更多。”
三太爷听后,眼中满是惊讶与疑惑,他再次敲了敲烟袋锅子,摇了摇头说:“这么高的报酬?我怎么觉得,更加不靠谱了呢?”
在他的观念里,穷苦人家福薄,一下子来太多的富贵,怕是承受不起,反而容易招来灾祸。
周桥看着三太爷,心中明白他的顾虑。他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透露出果敢与坚毅,说道:“三太爷,有我在,您就放心吧,绝对靠谱!这样吧,我先拿出十万块,权当定金了。到时候如果村民们的大黄欠收了,或者说我不愿意收了,这十万块就拿给村民们分了。”
“当真?”
三太爷浑浊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道亮光,那是被周桥的诚意和决心所打动的表现。十万块,对于周家村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整个村子一年两次的收成加起来,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
“那是当然了!”
周桥用力地拍了拍胸脯,出一声沉闷而有力的声响,“只要这件事情敲定下来,我立刻让人送十万块来!”
三太爷沉默片刻,随后猛地吸了一口旱烟,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缓缓缭绕。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仿佛下了很大的决心,说道:“好,你小子都有这个魄力,老头子我也不能墨守成规了。我明天就召集大家开村会,把这件事好好说说。”
周桥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只要能说服三太爷,让村民们接受种植大黄的想法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