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盛唐气象的诗句 > 第9章 李世民和他的团队如何塑造贞观气象(第3页)

第9章 李世民和他的团队如何塑造贞观气象(第3页)

太宗与群臣讨论匪患治理,有人说应使用严刑重法加以禁止,太宗哂笑说:“百姓做盗匪,是因为赋税繁重、官吏贪污,实在活不下去才不得已而为。朕要你们克勤克俭,轻徭薄赋,选用廉洁干事的官员造福一方。百姓吃饱穿暖了,谁还会去当盗匪,哪还用得上什么重法。”

于是数年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

【o6】及时敲打臣子

对一些位高权重的高官,太宗时常敲打他们,以防他们有所懈怠。

裴寂是高祖李渊的布衣之交,高祖在位时与其关系亲近。刘武周、宋金刚攻陷晋阳,裴寂请缨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李渊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反而予以慰抚。他还仗恃宠信,进献谗言害死了开国功臣刘文静。

对于这样的人,太宗并没有一撤了之,而是出言提醒,告诫他说:“朕对于谈及国事政务的重要奏折,都将它们贴在墙壁上反复阅读,经常思考到夜深才就寝。你们也应恪尽职守,符合朕的意图。”

太宗让宰相封德彝荐举贤良,过了很久封德彝也没推荐上来。太宗质问原因,他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至今仍未遇到人才!”

太宗不满的说:“君子用人取其所长,是你自己不能辨识英才,又怎能埋怨这世上没有人才。”

封德彝羞惭告退。

太宗长年征伐,养成了遇事果决、不怒自威的气质。前来禀事的臣子,往往因畏惧而举止失措。太宗得知这一情形,努力让自己保持微笑与臣子交谈,希望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太宗曾对公卿大臣说:“人们若想看清自己容颜,就需照镜子;君王若想知道自身过错,必须靠诤臣。如果君王自以为是,臣子阿谀奉承,君王失去国家,臣子又岂能保全!虞世基等人谄谀隋炀帝以求富贵,炀帝遭弑,他们也一并被杀。你等应以此为戒,朝政如有得失,切勿闭口不言。”

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设置中书省、门下省的本意是相互监督制衡,防止决策失误、有令不行。中书省颁诏出现差池,门下省应立即纠正。”

“人的观点各有不同,与其争长论短,不如以符合实际为前提,放弃错误观点听从正确意见,这又有什么损失!最近朝中有的固执己见,与人争论成仇;有的怕得罪人,明知不对也闭口不言。照顾一个人的脸面,却不顾及亿兆民众的忧患,这是亡国败家的做法。”

“隋炀帝时,内外官员专以听话顺从为能事,人人觉得自己聪明,可以逃避灾祸。谁知天下大乱,家国两亡,即便有人侥幸得生,也会遭后世讥笑,留下佞臣骂名遗臭万年。你们应存公心、袪私念,千万不可再重复前朝过错!”

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有个西域商人得到一颗宝珠,因担心遭人觊觎,竟用刀剖开皮肉将宝珠藏起,有这事吗?”

侍臣答:“确有此事。”

太宗说:“人们都在嘲笑他爱宝珠胜过爱自己,其实官吏因受贿而犯法,帝王因纵欲而亡国,又与这位可笑的西域商人有什么区别。”

魏徵接话道:“当年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人忘性极大,搬家竟然忘了带妻子’。”

孔子答‘还有更过分的,桀纣连自己都忘了。’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太宗嘉许的说:“对!朕与你们戮力同心,以免成为他人口中笑话。”

【o7】广纳诤言,从谏如流

太宗励精求治,数次把魏徵召入内室,请教为政得失。魏徵知无不言,太宗欣然接受。

一次朝廷在全国范围内征募兵员,封德彝上奏请示:“中男虽然未满十八,但其中如有身高体健的,建议一并征召。”

(唐制,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征兵需从丁男中征召,即男丁满二十)。

太宗批准了这份奏折,诏令起草好后需要魏徵签署。魏徵认为此事不妥,就是不签,如此往返折腾了四次。太宗火了,找魏徵质问:“中男身高体健的,都是奸民为了逃避兵役而谎报年龄,征召他们入伍有什么坏处,你因何如此固执!”

魏徵答:“士兵贵在治理有方,不在数量多少。陛下您按条件征集兵员,经过严格训练足以无敌天下,何必非要多征这些未满条件的中男凑数!况且陛下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要让臣民无欺诈。如今您即位未满一年,不讲诚信的地方已经很多了!”

太宗惊愕的看着魏徵说:“朕哪里失信了。”

魏徵答:“您曾下诏‘拖欠国家的财物,一律免除。’有司却认为秦王府的财物不属国家范畴,仍就征收索取。陛下您从秦王登基为天子,敢问您王府的财物不是国家的又是谁的!”

“您还说‘关中地区免除两年赋税,关外地区免除一年’,谁知圣旨刚下,就接着颁诏要‘从明年起算’,导致各地刚把百姓赋税退回又得重新征收,百姓能没意见吗!我想问问,什么是‘从明年起算’!”

“还有,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是这些文武大臣,您总说要信任他们、依靠他们,如今却在兵员征集这些具体事情上怀疑他们弄虚作假,这是以诚信治天下的做法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