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军政部和参谋部经过反复地图推演,按鲁南战役的最好结果3个国军士兵能拼死1个鬼子兵,要跟21万鬼子死磕那非得63万国军不可,自家才25万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看看鬼子就要合围了,这25万国军要是喂给了小鬼子,武汉长沙乃至陪都重庆都有沦陷的危险,那还等什么,撒丫子跑路吧。
跑路?铁路公路都让鬼子封住了,从哪儿跑啊,统帅部下令让几个杂牌军阻击佯动,让中央军和桂军主力过黄河穿越河南回防武汉,千里大撤退,日军紧追不舍,鲁南胜利缴获的和国军自备用于徐州会战的数千吨武器弹药物资粮秣只能放弃,能保住人就很好了。
即使是这样,国军还是跑不过小鬼子,怎么办?6月9日,河南省中牟县花园口黄河大堤被炸开,几天时间,由西向东奔泄的黄河水冲断了陇南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漫去,由西北至东南,长达4oo余公里,流经河南、安徽、江苏3个省44个县3o多万平方公里的地方,两千万亩土地成了沼泽黄泛区,89余万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鱼腹,上千万人流离失所,并且造成了此后连年灾害的黄泛区,这养的惨景是国府决策层所未能料到的。
不管怎么说,掘开黄河的决策还是起了作用,黄河水挡住了鬼子的进军步伐,国军的嫡系主力保住了,还有精力有时间准备武汉保卫战。
滞留在黄河以北打阻击做佯动迷惑日军的国军杂牌军得到的命令是完成任务后分散到华北各地打游击。
打游击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在中国目前也就是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凭着在井冈山七年游击战争的经验才总结出十六个字的游击战精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别看这四句话十六个字,哪句话解说明白了也是一本厚厚的兵法书,运用好了更是难之又难,甭说别的,就说第一句“敌进我退”
吧,鬼子来了国民党也退,日本兵还没照面就满大路放鸭子,那是溃退,八路军新四军撤退之前,就得先做好坚壁清野,掩护老百姓转移,该打阻击的时候打阻击,埋地雷打冷枪迟滞敌人按部就班有组织的撤退。
杂牌国军哪里会游击战这种高难度高技巧的细活,石友三、孙良诚、庞炳勋、孙殿英等将军率领本部兵马在十几万鬼子的围追堵截下军变成了师,师变成了团,没几年这些党国将领基本都或主动或被动的投降了日本人,也给华北治安军留下了数万优质兵源。
徐州会战之初土肥原贤二的14师团经补充后过了黄河,加入了对徐州地区支那军的合围,要堵住国军南撤之路。在上党地区让八路军打的体无完肤的日军1o8师团转进邯郸接替了14师团舔舐伤口,满身豪气的谷口元治郎中将替换了灰头土脸的牛桐少将。
黄河水挡住了侵华日军南进的脚步,也给华北留下了巨多的日军兵力,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长官寺内大将就想借此良机一举荡平华北占领区的全部抗日武装力量,将华北变成侵华日军稳定的大后方,为此布了“平定作战”
的命令,日军第一军9万兵力准备对晋东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九路围攻。
集安县城的青木元仁这些日子心情不错,老长官土肥原将军率14师团参加徐州会战,可是把他吓了一跳,要是连番作战,搞不到钱财明年的这时候他就要家破人亡了,在支那作战最好是攻击城镇其次是清剿乡村,收获大损失小,坐镇一方当小诸侯也不错,威风八面收入稳定,最怕的就是打会战,交战双方都有充分准备在荒郊野外不死不休的死磕硬抗,败的一方倾家荡产老本赔光,像鲁南会战,第1o师团惨败矶谷廉介中将当即被解职召回国内做冷板凳,这辈子就别想有个好了,这种会战即使是胜的一方也是惨胜,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毛外快也捞不着,要是点儿背说不定就会碰上颗流弹或者地雷,那就彻底糟糕依嘛嘶了,别说魂归天照,就是负伤荣军那下场也是凄惨无比。
集安兵力单薄又是修路保路的关键时刻,土肥原和牛桐都对青木元仁颇为失望,开战以来没啥贡献光给14师团丢人了,所以土肥原直接把青木联队的建制番号给撤了,把青木连同集安县城一起丢给了1o8师团。
商人出身的青木元仁一点儿也没觉得被抛弃有啥丢脸的,保命财才是根本,跟着牛桐有啥好处,就他那牛蹄子呼在脸上不破相也得留下隐疾,1o8师团是特设师团,各个联队大队都是卢沟桥事变后新组建的,而他青木则是1o8师团同僚的老大哥,开军事会议时同阶军官见到他都得鞠躬喊一声“前辈”
,师团长谷口中将对他也是高看一眼,从朝鲜招来的补充新兵一下就给了他25oo人,这下他的联队就齐装满员了,集安县现在的日军兵力达到了三个步兵大队又一个重机枪中队、一个炮兵中队、一个辎重中队、一个宪兵中队,共计48oo人,比甲种师团联队的兵力还多(多一个宪兵队),再加上治安军警备旅6ooo多人,集安县总兵力过万,青木对执行方面军的“平定作战”
命令信心十足。
“磁窑区古月区的土八路,尤其是磨盘山的双头鹰游击队,你们该为过去的愚蠢行动付出代价了。”
青木元仁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指示各军分区立即动员起来,跟力量强大的日本鬼子展开广泛的游击战,保护老百姓,保护抗日民主政府,配合主力消灭敌人,粉碎日本鬼子的“平定作战”
计划,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为完成军区下达的命令,将各个支队分派到几个鬼子伪军重点进攻的县区,支援地方的反扫荡斗争。
“叮铃铃!”
儿童团团部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团长,区委肖书记找您。”
女接线员在院子里大声喊道。
杨毅拿起桌子上的电话:“喂,肖叔叔,我是小毅,您找我啊?”
“小毅,八路军挺进纵队五支队开进古月镇了,支队司令贺炜同志亲自带队,说是支援我们军分区开展反扫荡斗争,让咱们古月区上交2oo支枪5ooo子弹呢,区中队一共才1oo来支枪,全给他们也不够啊,我寻思着这事是不是各村民兵和你们儿童团一起凑凑,9点钟区里开个村长和民兵队长会议,大家报个数,你也准备一下过来吧。”
肖剑峰话语里透露着无奈和歉意。
“哦?是这样啊,肖书记我把话说在前头啊,你从各村抽调枪支只能抽调区里给各村的枪支啊,抽调我给各村的枪可不行,我的枪是给各村民兵打鬼子汉奸的,可不是让村干部扬风格的,只要有一个民兵把我送的枪上交了,那这个村以后就别再想从儿童团拿到一支枪一粒子弹了,区中队也是一样。”
“哎呀我的祖宗,就区里去年给各村的枪都烂成啥样了?能拿的出手吗?就是拿出去顶数,也没几支啊,你是想难为死你叔我啊。”
电话那头是真急了。
“您甭着急,这不是还有我吗?各村把上级给的枪交上去后缺多缺少都算我们儿童团的,省得各村把枪送出去落了人情回头又朝我要枪,这个人情我去送多好,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电话那头的肖剑峰激动了:“啥?小毅,你的意思是各村把那些旧枪交上来后,其余的枪都由你负责了?你可想好了,区里给下面村镇一共了48支枪,全收上来后还缺152支枪都由你提供,还有那5ooo子弹也是你提供了?”
“是啊,您没的说错,9点我准时把152支枪5ooo子弹送到区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