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分实话实说。
姜玲问“嫂咋做”
“卤啊。”
杜春分补一句,“不止小肠,鸡杂鸭胗,猪头猪耳朵都以卤。”
姜玲好奇地问“也能搁一块卤”
杜春分点头“是卤的时间不同。不过这种办法限家常。”
姜玲笑道“咱们又不卖。嫂打算啥时候做”
“过几天吧。学校食堂收拾好再说。”
跟梁冰他们打一架,杜春分心累身体也累,午饭都不想做,没心思整玩意。
杜春分把坛放向阳的地方晾晒,洗小米搁炉上慢慢煨。
蔡母看了看天,顶多十点“做这么早”
杜春分没回答先问“你早上咋煮粥”
姜玲被问懵了“,么煮啊。”
“肯定跟我家不一样。我们睡觉前封炉的时候,掏一点小米放钢筋锅里,后放上窝头和糟鱼,第二天早上起来正好以吃。”
蔡母不禁问“煮一夜能好吃吗”
杜春分“小米东西得慢煮。早上做的话,邵耀宗八点前到部队,我六点得起来。煮的时候还得时不时搅拌一。我有个时间和耐心,甜儿她们也不允许。一会儿洗脸,一会儿抹雪花膏,一会儿又尿尿,再盯着锅里,能累死我。”
“这么麻烦”
婆媳二人异口同声。
杜春分“大火煮的能还没我焖一夜的好喝。”
朝厨房看一,“我把炉拉开一点,慢慢煮一个多小时,等邵耀宗回来正好吃饭。”
姜玲想回家试试,拿眼睛瞟她婆婆。
蔡母也想试试,真跟大火煮的差不多,以后不用起么早。
这边太冷,最冷的时候得比蔡副营长老家低十到十五度。年前年后两个月,蔡母去的最远的地方是学校食堂。期间一度想回老家。
屋里虽暖和,整天在屋里窝着,她快憋疯了。
最近这几天天气好,都说暖和了,蔡母还是觉得跟她老家大雪一样冷。
不是太冷,早上再忙,听到杜春分打孔营长,她也得出来看看。
蔡母撑着墙壁站起来。
杜春分“用热水。”
“热水煮粥”
姜玲不禁问。
杜春分点头“你试试。煮大米粥的时候也以用这种法。我觉得还行。”
炉封上也能把烧水壶里的水烧热。
蔡母到家摸摸水壶,果热了。
姜玲用热水洗点小米,后又把剩的热水倒去,一块煤球烧一点点把粥煮好了。
蔡母看看煤球,中午不用换。晚上不做菜,用热水面条,煤球能撑到睡觉前。这样能省一块煤球。
姜玲经常做饭,一看煤球烧的程度能算出还能烧多久,“春分嫂真会过日。”
顿了顿,“每天省一块煤球,一个月来够买一条鱼了。”
蔡母想起一件,学校开学,杜春分和四个孩在学校吃,邵耀宗不回来,她们早上换一块煤,晚上再换一块,一天两块够了。
半年来光煤球能省不少。
难怪陈月娥知道杜春分不喜欢她也去食堂,肯定也算到这点。
陈月娥有个脑,当初也不会把平平和安安认成杜春分的闺女。
话又说回来,邵耀宗在办公室待得心痒难耐,坐立不安,以至于时间一到往家跑。
一口气跑到家吓得杜春分以为天塌了。
“咋了”
杜春分压低声音问“真是特务”
邵耀宗被问愣住,随后想了想,道“还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