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
何英看了看他们父子一眼,只得无奈的点点头,说心里话,她是不想儿子去从军的,但那是儿子的理想,她只能成全。
“我以后也想当兵。”
陆景辰也抬起头说。
“不错,好好学习,好好训练,争取赢在起跑线上。”
陆向中看着自家儿子,鼓励说。
“爸爸放心,我会的。”
陆景辰点点头,又转头问还在埋头干饭的三宝和四宝,“九弟,十弟,你们以后想干什么?”
“我要当军医,像五婶一样,成为军人的守护者。”
三宝挺着胸脯说,他对医学很感兴趣,几年以前就开始跟着妈妈学习医术了,中西医都学,妈妈还说他很有天赋,只要他努力,就能青出于蓝,成为一代名医。
“我想当外交官。”
四宝淡淡的说,他们从四岁开始学习外语,他现在虽然初中还没有毕业,但在妈妈的教育下,已经精通英语、倭国语和棒子国语。
今年他又开始学习法语、德语以及谈判技巧、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他要尽可能的充实自己,为成为一个优秀的外交官打下坚实的基础。
“都不错。”
叶荞满意的点点头。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直到月上中天才散席。
叶荞母子送走客人后,连夜打包行李,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去码头坐快艇去了月州。
叶荞去文工团办理好调动手续,又与同事告别后,把宿舍收拾好,退了钥匙,就包袱款款的飞回了京都。
他们在京都落地的时候,是陆向北带着他的警卫来接的机,陆向北并没有把他们送去总参的家属大院,而是把他们送回了自家的宅子。
几年以前,叶荞在陆向南的帮助下,在西区买了一块五亩多的地皮,两年前,叶荞请人在这块地皮上盖了五栋两层的小别墅,她和陆向北两口子一栋,四个儿子一人一栋,已经装修好并且放了好几个月的气,现在住进去正好。
他们住进了中间的那栋别墅,也就是叶荞和陆向北的别墅:叶荞已经跟几个儿子说清楚了,结婚以前,跟他们住一起,结了婚就去过自己的日子。
走进院子里,孩子们看着院子里崭新的别墅,都很高兴。
“我们终于可以住进自己家了。”
大宝高兴的说,这几年,他们跟着爸爸从东海到了海岛,除了妈妈在东海上学的几年,都是住在部队提供的房子里。
“这是我们自己的家,你们什么时候都可以回来住。”
陆向北也高兴的点点头,做为华国人,即使单位有房子住,但骨子都希望有自己的房子,“你们的房间都在二楼,你们自己带着行李上去,至于住哪间,你们自己分。”
“遵命。”
孩子们对陆向北和叶荞敬了个礼,就提着自己的行李跑上了楼。
“荞荞,我们的房间在一楼,走,我们也进屋。”
陆向北带着叶荞进了屋,一楼,除了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等,还有三间卧室,主卧还带着衣帽间和小书房,这是陆向北特意给叶荞安排的,两间次卧也带着卫生间。
陆向北帮叶荞把家安顿好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回了部队,叶荞则带着几个孩子去军区大院、将军大院和老干部大院,给长辈们把礼物送了过去。
在随后的几天里,叶荞带着孩子们忙着拜访亲戚朋友,因为时间足够,叶荞还开车带着孩子们去津市看望了陆向东和陆向全他们,在那边住了两天才回京都。
转眼之间,就到了开学季,孩子们都要开学了,叶荞先把大宝送上了开往湘省的列车。
“大宝,有什么事就去找你外公。”
叶荞再三交待。
“妈妈,我会的,有时间也会去看外公的,妈妈,你放心,我会好好的。”
大宝抱了抱他妈妈,小心的擦去眼角的湿意,咧嘴笑了笑:也许是离开她身边的第一个孩子,这几天,他妈妈好像很不放心,总是在他的耳边唠叨。
“妈妈相信你。”
叶荞强忍着泪意,点了点头,孩子还没有成年,她怎么可能放心?幸好那边有叶木这个外公,还有洪家兄妹和沈毅这些叔叔阿姨帮忙看着,不然,她会更加不放心。
即使如此,叶荞回到家里后,就给叶木打了电话,告诉他大宝已经坐上了火车,让他派人去接他,如果他有时间,最好是送他去学校报到。
叶木听说大宝要去省城上大学后就很高兴,知道他已经上了火车,连忙表示自己会接站,也会送去学校报到。
次日,她又带着三宝和四宝送二宝去京都大学报到,京都大学距离家里不远,二宝每周都可以回家,叶荞看着他把入学手续办好,把宿舍整理好,交代他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事就给她或者陆向北打电话,就带着三宝和四宝回了家。
最后是带着三宝和四宝去附近的中学报名,因为他们的成绩都很优秀,加上他们的户口迁到了这边,他们很顺利的进了西区的重点中学。
叶荞把家里的事都处理好后,就去了总政歌舞团报到,也开始了她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