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长河之灯范剑鸣电子版 > 第76章 谷债(第1页)

第76章 谷债(第1页)

真如贵生所说,蒜头那一趟走排,真成了最后的排工。由于大炼钢铁,梅江两岸早就没有了什么林木。

小镇的林业公司解散,职工划到了大柏地关山林场,木头站,也从蓼溪搬到了上游的岭子脑。书声当了一辈子检尺员,退休那几年,就在木头站测量大柏地运来的木头。书声退休,九生接班,常不在河村,为此成为灯花的牵挂。

不能走排了,蒜头又思谋着新的副业。

蒜头丢了瓷像,心里一直内疚,思谋着攒钱帮再做一个。无奈孩子大了,四个孩子都上学了,钱都用来交学费,一直就没办法实现。蒜头多次到灯花跟前说,婆婆,这生活难呀,那瓷像……

不能放排,就没有了挣钱的路子。不要说建砖房,就是瓷像,也没办法去赣州做一个了。

但蒜头一直盼望,有一天家里能建起砖房,实现灯花的愿望!

蒜头认为,灯花最终能醒过来,虽然是等待九生,但是灯花眷恋的,肯定不只是一个人,还有整个家族。而家族的事情,莫过于爷爷当年留下的青砖枕头,莫过于砖房的愿望!它已经在梅江边耽搁了一个甲子!

梅江人家,一辈子的心血都花在建房子上。有财为建房赌上一生,捡狗为建房打鱼走排忙碌大半生,现在蒜头家也穷其所有。以前建房都是自己弄砖头扛梁木,现在建砖房,要买红砖,钢筋,水泥,匠人工资,乡亲们从来没有这么大笔地花钱。很多人家一下子陷入债台高筑。

金狗的砖厂建起后,给了乡亲们一笔钱,租下了那块黄泥地。他鼓动大家把钱投到房子里。蓼溪规划了一排小康楼,全部建在公路边,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红砖。在金狗的砖厂,自然生意红火。

金狗的楼房,又成了小镇最漂亮的一栋,就像远仁当年建起的小洋房。但是,蒜头家仍然没有建起砖房。这让蒜头感觉没面子,但又无可奈何。儿子考学,负担沉重。蒜头算了算建房的数目,满脸歉意地对灯花说,本来打算造瓷像,现在手头没钱了!

捡狗说,早知道指望不上你,我自己筹钱,你就专心专意做好你的砖房吧,这可是我们家的面光!

蒜头说,要么我向金狗要点钱吧!

捡狗说,不能向他借,这样远仁就会笑话我们的。蒜头说,也不是借,就是金狗欠我们两百斤谷子,我当年誓只要谷子,不要钱。

金狗与蒜头是小学的同学。金狗每次下地都懒懒的说,老同学,能不能关照关照,我这烟瘾重,不要安排我插秧。蒜头就说,你一个男人不莳田还想去拔秧吗?赶紧走吧,别让女人们笑话你。金狗说,那你安排我计数测量呗,我也是念过书的。蒜头就说,是男人迟早得学会农活,别拈轻怕重的。

金狗下地了,有时一垄禾苗莳下来得半天功夫。莳田下地,是按快慢度先后的,快的先下地,开好了头儿,紧挨着一个个依傍着,慢的人就要到最后,莳得快的工分多,慢的自然就工分低。

金狗每次下地,都抢着先,但到了中间烟瘾作受不了,就要停下来站在田中间,洗了手,拿出烟袋,慢慢地抽上一口。右边依傍的人等得没办法,就把金狗丢一边,自己凭空开垄,沿着直线往下插起秧子来,往往半天时间下来,金狗被夹在中间落在后头,甚至包围在田亩中间难以出来,惹得路人哄笑。

蒜头看到了,就说他,看来你真是要去女人堆里拔秧子,人家都另一段开始了,你还在半途中。金狗回应说,你下来试试,你还不如我呢!有朝一日分了田自己种,你就会饿肚子。蒜头笑了笑,你说对了,我还真不行,但这田不可能分,劳动是有分工的。

谁知后来田地真的分了,这分工也乱了。清明下种,谷雨莳田。开了春,捡狗就带着蒜头学耕田,吸引了村里好多人前来围观。有人说,蒜头,那犁地简单呢,你不是天天看着我们做的事吗?你不会像《刘三姐》里财主唱的那样“人在前来牛在后”

吧!惟妙惟肖的山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蒜头不理睬,咧了咧嘴马上又严肃起来,在牛后头紧拉着牛绳不敢松手,生怕牛突然奔跑起来。

有人说,蒜头,抽牛梢子呀,当初你还责怪我们跟在牛屁股后头偷懒呢,你这样不抽牛梢,到明年也犁不完这块地!

蒜头当了真,就往牛身上轻轻一抽,牛突然奔跑起来,慌乱扶犁,往泥地里一压,牛顿时停了下来。父亲指点蒜头说,手上劲儿轻松一些,扶犁时不时晃动,犁尖不要吃得太深,也不要吃得太浅,慢慢体会就知道手劲到位没有,不要紧紧攥着犁把,也不要随便抽打耕牛,牛跟人一样也想着早点完工,如果想让它走快点,就一边吆喝一边轻晃一下竹梢,不要真打过去。

水田翻耕之后,就要平整。以前在队里蒜头看着队员站在辘轴上简直是驾长车驰骋疆场,非常羡慕。后来真正站了上去,长着叶片的轮轴在泥水中滚动,长方形的辘盘被牛拉着,忽高忽低,一声“驾,驾”

,前头泥垄上找虫吃的乌鸫纷纷起飞让道,泥水哗啦啦地溅散,蒜头突然一阵晕眩,倒在了辘盘上,被牛拉出一段,又滚进了水田里。

父亲赶紧上前把他拉起来,看看身上,所幸没有受伤,只是腿脚被辘盘磕伤了。乡亲们看了,笑着说,蒜头,算了吧,还是回去打你的算盘吧!

金狗从小镇喝酒回来,看到蒜头耕地,走了前来,背着手左看看右看看,阴阳怪气地说,这不是我们的干部吗?怎么亲自下地耕地了?!凤落平原遭犬欺,书生种地被牛戏呀。想当初,你不是说我莳田慢吗?集体解散时,队里要我们家挂钩清账,你老婆说什么么都不愿意,说我家永远也还不上你家的两百斤粮!

金狗说的是生产队解散的事。队里处理债务是一个难题,东家工分少,借了集体的粮,西家工分多,集体欠着粮米,但集体要解散了怎么欠账清账,乡亲们明了一个“挂钩”

的办法,就是把队员与集体之间的“三角债”

砍去,转换成队员欠队员的。

金狗家要欠集体两百斤粮食,而蒜头家要归两百斤粮,两家挂钩,集体就正好清数。当时蒜头还在大队里办理辞退手续,蒜头家的在队里开会时坚决反对,说金狗家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还清!

捡狗听到金狗的嘲笑,说,我家蒜头是文化人,迟早还会出息的,你一个二流子,当然我们怀疑你还不起粮。金狗说,他是文化人不假,但文化人哪是一块种地的料?这不是明摆着嫁错人家上错轿吗?你们就等着挨饿吧,我家一定会比你家吃得香穿得好!

蒜头坐在田坎上,揉着腿上的伤痛,眼泪差点流了下来。捡狗就过来批评我,一点伤算什么,庄稼人就要有个庄稼人的样。说罢抓起一块泥巴,敷在蒜头伤口上说,你是这个命,得受这个苦,你就得好好忍受,也就是一开始难受些!

傍晚,蒜头吃完了饭就坐到灯花身边抽烟,叹气。月光从天井边飘了下来,照在蒜头的伤腿上。蒜头诉苦说,婆婆,这苦难受啊,我不该回来种地。灯花安慰说,你不能这么想,没有吃不完的苦,只有享不完的福。当初你爷爷持家时更苦,当初你爷爷走后我们一家更难,不也挺过来了?种地有种地的好处,当官有当官的风险,种地累一点,但睡得香。

灯花坐在天井边,一边摇着摇篮,一边讲起家族史。灯花说,这是我摇大的第十三个孩子,一代一代人哪,那有什么坎会挡住我们梅江人家呢?你看梅江,它从宁都州一路走来,从来就没有笔笔直直的时候,总是在山岭之间跌跌撞撞,但总是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那些前辈人,也许没有给我们后人生活的方向,但给了生活的态度……老人的念叨很快成为催眠曲,蒜头在椅子上眯起了眼皮。

第二天太阳升起,蒜头下地去了。到了中午,太阳毒毒地泻向大地,他把身上的衣服干脆脱个精光,像父亲一样裸着膀子。每到夏天,捡狗在野外劳作喜欢裸着上身,这样不但凉快,而且省衣省时,俗称“晒红背”

,从春到秋,光着的肩背皮肤黝黑光滑,水珠子上去自动滑下,如着荷叶。

蒜头如法而行,但几天后就揭下了一层皮,热辣苦涩,隐隐生痛。蒜头把衣服穿回去,父亲就说,脱了一层皮,就得继续,否则前面的苦痛白受了,三层皮后就浑身自在了。

就这样,蒜头一年到头地里耕种,日子过得慢,又过得很快,转眼就到年关了。梅江边的人家,除了炸果子、洗盆罾、打米果、购香烛,就是要提前准备好过年时的猪肉,待客要多少,家宴要多少,走亲戚要多少,家家有个计划。谁家年关刚好有肥猪宰杀,很快会被全村人分解,不必上市场。

这时节,蒜头又会拿出算盘,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算盘,虽然不像以前集体时那样哗啦啦地成天响,但响起来就是好时刻,要么是总结年成,要么是预算未来。这一般是晚上时分,一家人快要上床睡了,蒜头叫孩子们拿出本子,写下一年的粮食产量,说,两亩七分地,亩产九百多斤,一千多斤粮食,明年就不会春荒了!

妻子在一边听着,接口说,还有金狗家两百斤粮,我们更不愁了!蒜头就说,那两百斤今年不能算,估计还不了!这几天他家上门收债的人一趟又一趟,家门都快成圩场了。

李氏说,像他那样一副二流子样,成天在外跑,种地不认真,让妻子孩子在泥地里混,自己在外吃香喝辣,每个圩日都喝得醉醺醺回家,我们那两百斤粮不知道何时能还清!

蒜头就说,过年如过关,如今他就像杨白劳一样躲着。我们反正同在一个队里,不像那些债主,不必上门去催。

除夕这天早上,河村响起了猪的嚎叫声,像是金狗家的,蒜头就去看看能不能定下一些猪肉。出了门,走到金狗家,只见金狗的妻子坐门块上嚎哭,比刚才的猪叫还尖锐,几个孩子跟着哭叫。一头刚刚杀好的猪,已经被两位债主搬进了箩筐,准备挑走。

蒜头马上明白了,走上前去说,各位乡亲行行好,虽然人家是欠着你们的钱,但叫花子有个年节过,你们就给他家留一点吧,看在孩子可怜的份上!债主犹豫了一下,拿刀割下一块肉,丢到屋前的木盆里。猪血染红的水面上猪毛油油地荡漾。金狗感激地说,蒜头欠你的粮食还不起了,当初我不该嘲笑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