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大伙还是请叶珍珍帮忙留意,如果有机会招工,提前通知一声。叶珍珍微笑着答应了。
下车后,王萍娟问叶珍珍:“我们真要招工吗?那些男知青怎么办?”
叶珍珍回答:“如果不为他们考虑,我何必跟队里的人说这么多呢。”
“什么意思?”
叶珍珍解释:“有需求就有市场,没有需求,我们就创造需求。”
“你先卖个关子吧,等会儿你就明白了。”
叶珍珍说。
这是她的下一步计划:建立学校。村子里连一所小学都没有,许多适龄儿童没能上学。而这里有许多知青,他们本身就是教育资源,不加以利用岂不是浪费?
因此,她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创办学校,既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又解决了知青们的就业问题。
不过,事情尚未落实,她不想过早透露自己的计划,以免走漏风声。等一切准备妥当再说。
其他人去逛街时,叶珍珍则前往县城的机械厂,打算为厂里添置一台新机器。随着订单增多,增加设备成了当务之急。
同时,她还想通过新增的机器创造两个岗位,以此向村民们展示知识的价值。
在县城闲逛的同时,村长和王宏梅在村里吹起了牛皮。吹牛可是大河村大队的特色,能把普通的事情说得天花乱坠,更不用说村里第一个开工资的工厂了。
王宏梅先是夸奖叶珍珍如何尊老爱幼,昨天刚领到工资就给了她钱让她买吃的。
听到这里,村民们自然好奇地追问起工资的事情,发得快不快,发了多少?
王宏梅得意地说,发得可多了,甚至超过了队里最强壮的劳动力。
珍珍宣布,除了发工资,还要学习城里的单位,给员工发节假日福利。这样一来,这些工人不仅领工资,还能享受假日福利。
老人们看着心里不是滋味,他们家也有年轻的孩子,但自家的孩子在村里连十分之一的工分都挣不到,而别人家的孩子却已经在领工资了,比壮劳力还受欢迎。谁能不嫉妒呢?
于是,老人们找到王宏梅,希望她能向珍珍求情,让他们的孩子也能进工厂工作。
王宏梅心想,你们也太贪心了吧,我自己的孙子都还没进去呢。她回答说:“工厂有规矩,珍珍说了,没有文化的人做不了这份工作,还得通过考试才行。”
“考什么呀?”
老人们追问。
“我也不清楚,应该是只有读书人才能参加的考试吧。”
不只是村里的工人对工厂的工作眼馋,就连村长也羡慕不已。以前他还觉得工厂赚不到钱,总想着让叶珍珍来求他帮忙。
没想到,叶珍珍不仅没有求援,反而开始发工资,甚至去县城消费了。这下子,村长更加渴望得到工厂的控制权。
毕竟,作为村长,他的收入也不高。如果工厂在他手上,不仅可以为家人谋个好职位,还能收点礼,何乐而不为呢?
村长认为不能再等了,决定代表大队采取行动。他召集了大队部的干部们,开了个会,还起了个名字——“大河村大队米厂整改会议”
。
大家一看会议的主题,心里都明白了几分。所谓的整改,不过是个幌子,村长这是想插手工厂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