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望成真
OutoftheBottle
“我真希望能有我自己的钱!”
这句台词来自普莱斯顿·沃特斯,他是儿童电影《小鬼富翁》里的主角,而这个剧本正是科尔比·卡尔与我合写的,并成功卖给了迪士尼。实际上,普莱斯顿很快就拥有了他自己的钱——准确地说,是100万美元,他准备开开心心地挥霍一番。
这种心愿得以实现的故事非常常见,因为这是人类心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真希望我有一个什么什么”
,这大概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祈祷了。“假如怎么怎么样”
这类故事只要讲得好,只要能满足人们美梦成真的幻想,那它就是一个出色的、原始的、连穴居人都能理解的故事。因此,这类故事才会那么多,那么受欢迎。
热门喜剧《冒牌天神》就是一个案例。实际上,灵活度极强的金·凯瑞(JimCarrey)还演过另一部同属愿望成真类型的经典影片——《变相怪杰》(TheMask)。能让主角拥有魔力的并不一定非得是上帝,也可以是其他东西——比如《变相怪杰》里的面具,或迪士尼的《鬼马神仙车》(TheLoveBug)里那辆名叫“赫比”
的神奇大众汽车,或像桑德拉·布洛克(SandraBullock)主演的《浪漫女人香》那样,发明一种能让
异性与你坠入情网的药水,再或者像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飞天法宝》里那块神奇的橡皮泥,拯救了主角的教师事业。
“愿望成真”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204500546674500oebpschapter16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a93e58805538b46a457a20606132cf9984c"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0这个字眼应该能让你想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精灵被从瓶子里召唤出来,替他的主人实现愿望。但在这个类型里,魔法的存在并不是必需的。在《小鬼富翁》里,普莱斯顿得到100万美元就不是靠魔法。这当然是一种大胆的尝试,科尔比和我想让它看起来更真实。但这都不重要,不管是神力、运气还是某种魔法物品,它们的作用都是一样的。总之就是出于某种原因,通常是因为我们喜欢这个主角,认为这是他或她应得的,于是他们的心愿就实现了,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愿望成真”
的对立面,但其实基本同属一类的,就是“受到诅咒”
,也就是“因果报应”
的故事。另一部金·凯瑞主演的影片《大话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嗯,有没有发现这是一种模式?有些演员总是特别适合演某一类角色)。同样的设定,同样的作用——一个小男孩许下生日愿望,希望他那满嘴谎话的律师老爸不能再撒谎,只能说真话,结果愿望真的实现了!突然之间金·凯瑞一句谎话也说不出来了,而这一天他正好需要靠撒谎来打赢一场重要的官司。想要生存的话,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方式,必须成长,而在这个过程里
,他也收获了他一直最想要的东西:来自妻子和儿子的尊重。
另一个受到诅咒的故事是《辣妈辣妹》,朱迪·福斯特(JodieFoster)演的老版和琳赛·洛翰(LindsayLohan)演的新版都是。还有更多例子,比如史蒂夫·马丁(SteveMartin)演的《衰鬼上错身》(AllofMe)和比尔·默瑞(BillMurray)演的《土拨鼠之日》(GroundhogDay)。
“愿望成真”
类的规则就是:如果这是一个实现愿望的故事,那主角必须是一个被周围人欺压的灰姑娘型人物,因此我们会很希望有个人,或有什么东西能够给他带来一点点幸福。然而,另一条规则,也是符合人性本质的一条规则却是:其实我们并不想看到任何人,哪怕是最落魄的角色,能一直当赢家。最终,主角必须明白,魔法并不是一切,像观众一样当个普通人才是最好的。因为我们心里清楚,这种事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整个故事必须要能让人得到教训,结尾的设计要有良好的寓意。
但如果是一个因果报应的故事,那就要反向操作了。主角得是一个非常欠扁的人,但他身上必须有一些值得挽救的地方。这种变体写起来更难一些,你必须在开头就设置一个主角“救猫咪”
的桥段,这样我们就
会知道虽然这个人是个混蛋,但还是可以挽救一下的。因此在故事中,主角要能通过魔法(虽然是诅咒)有所收获,并最终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