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事件(12)
Catalyst(12)
《绿宝石》里那封把女主角(凯瑟琳·特纳饰)带到南美洲的信,《雨人》里那通告知汤姆·克鲁斯他父亲死讯的电话,《律政俏佳人》里瑞茜·威瑟斯彭被分手的那次晚餐——这些就是触发事件:接到一封电报,被解雇,抓到老婆出轨,被告知你只剩三天生命,敲门声,送信的邮递员。作为编剧,你已经在布局铺垫阶段告诉了我们世界原本的样貌,现在,到了触发时刻,你要将其彻底打破。轰!
我真的很喜欢触发事件,每当我看到一部电影缺少这个部分,或者这个部分做得不好的时候,我就会非常惋惜,所以必须要有。我特别不能忍受有些电影缺少像样的“救猫咪”
桥段,而触发事件的缺失则是另一种让我浑身难受的情况。我喜欢触发事件的原因是——它就是生活,那些时刻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改变人生的事件通常会伪装成坏消息的样子出现,但正如BS2里的很多节拍一样,触发事件其实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它虽然是好消息的对立面,然而等到冒险旅程结束的时候,它会引领主角走向幸福。
我写剧本的时候,我的触发事件在最初的几稿中会一直变换位置。铺垫部分可能写得太长,故事细节可能写得过多,导致原本应该在第12页的触发事件神奇地跑到了第20页。那
么你就要进行删减,把它放回属于它的位置——第12页。当你开始删去那些心爱的细节时,你会突然明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这张结构图的原因——所有那些无聊的细节都是多余的,或者是你不太擅长高效地将它们呈现出来。触发点指的是事情发生的第一个瞬间!感谢上帝!如果没有这个瞬间,读剧本的人会开始觉得不耐烦,你的剧本就会得到一个“没有剧情”
的评价,因为你已经失去了读者的注意力。第12页——触发事件。请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