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等陆阳走到村东头三叔家,爷爷已经挑着磨好的豆腐回来了。
远远的,陆阳就看见爷爷佝偻的身影,慢吞吞的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脚步早已没有以前那么稳健。
爷爷用他的脚步丈量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书写着他一生对生活的不屈不饶。
“爷爷。。。!”
陆阳快步向爷爷走去,同时接过爷爷肩上的担子。
爷爷干脆的把担子让给陆阳,并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听小雨说您去三叔家磨豆腐,我心想过来迎迎您。”
“有什么好迎的,又不是很重,挑不动了什么的!”
爷爷倔强的说着。
“嘿嘿!在家也没什么事做,我奶奶和小雨做饭,我帮不上忙,干脆就来迎您了。”
爷爷不再说话。
陆阳也沉默不语。对爷爷,陆阳在言语上的交流不是太多,基本上是有事说事,其他的,则没有太多的交流,因为,爷爷多数时候都是沉默寡言的。不像在奶奶面前,有时陆阳也会对奶奶撒娇卖萌。
但陆阳对爷爷的爱戴与尊敬,却不比奶奶少半分,正是沉默寡言的爷爷教会陆阳许多为人处事之道。爷爷经常告诫自己和妹妹,做事前先做人,把人做好了,什么事也都好做。
一荤两素外加一盘泡菜,饭桌上,一家四口有说有笑的吃着午饭。
在国人许多大家的饭桌上,讲究一个‘饭不语,食不寝’。那是一些大家的作派,以示教养与礼数。但在真正的白姓人家,却在饭桌上同样上演着堂前教子的做法。尤其是在乡下,各自有各自忙碌的时候,一些事情,一家人利用吃饭的时候拿来讨论,长辈们更是利用这个时间教育晚辈。以至于后来,人们很多事情,在饭桌上,在酒局上都会有许多交流,而促进一些在其他地方说不出口的话,做不了的事,通过一顿饭,一杯酒来完成。
不管是大家作派的饭不语,还是市井百姓的以酒谋事,这中间没有高雅与低俗之分,与教养与礼数无关,只有合适与不合适。
爷爷对陆阳教育,很多都是在饭桌上完成的,只有在这个时候,爷爷才会有多余的时间,既当休息,也当育人。其他的时间,爷爷不是在干活,就是在去干活的路上。
“爷爷!奶奶!吃完饭你们把家里的存折给我,下午的时候,我去镇上存一些钱在里面。”
陆阳对爷爷,奶奶说道。
“存里面干嘛?麻烦!再说了,你有多少钱,需要存银行里面去啊?”
爷爷十分不理解的说。
陆阳听完爷爷的话,脸上洋溢神秘的表情。
“爷爷!我挣钱了,很多的钱,这些钱放在家里也不安全,还是存银行吧!”
“嗯。。。!你挣了多少钱用不完!还存银行!”
陆阳见爷爷执着的样子,知道只有实话实说了:“爷爷!我身上现在有七千多块钱呐!您说您把它放家里安全吗?”
“什么。。。!你说多少啊?”
爷爷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夹菜的手不停的颤抖着。
“我说,我身上现在有七千多块钱。”
陆阳重复着。
“真的!哥!”
妹妹小雨也惊呆着,在妹妹的记忆里,从小长这么大,家里就没超过二千块钱。
“嗯!这样啊!那是应该存银行里去。”
爷爷止着颤抖的手说着。
“爷爷!我是这样计划的,小雨开年上学,我留下一千块给她,家里过年我给您和奶奶留下一千块。我去银行存五千块的活期。。。。。。”
“你给我和你奶奶一千块干啥用!前几天你元叔回来,你捎的一千块钱还剩八百多呐!”
爷爷打断陆阳的话说道。
“不是让您和奶奶先办一些年货吗?怎么还剩那么多呢!您们又舍不得花吗?”
陆阳看着爷爷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