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说自己家附近好几个乞丐不见了,这线索虽然虚无缥缈,但不是没可能。
还有一个青年人说自己的母亲也消失了几个月,去年农忙时就不见,让司若想起那为女子的一半手,也记了下来。
再剩下的就是为拿赏银乱来的人,一问三不知不说,前后口供还矛盾,被沈灼怀赏了一顿板子赶出去了。
司若牵着小乞丐的手,带他往阴房去。
沈灼怀跟着在后面走。
他看得出来司若其实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冷心冷肠,至少面对老人和孩子的时候,会露出柔软的一面。他知道阴房对于一些大人来说都是让人害怕的地方,便一直拉着小乞丐的手。他也怕碎尸吓到小孩子,在开门之前叫自己陪小乞丐在外边等,自己将碎尸遮好,只留下头部。
这才让小乞丐进去。
“你看看,这是你认得的人么?”
司若柔声道。
小乞丐低垂着头,似乎有些不敢看,但最后还是大着胆子走了上去。
一个头颅光秃秃地摆在木台之上,周围是亮起的烛台。
头颅已然面目全非,小乞丐深吸一口气,盯着头颅看了一瞬,又很快低下头去。
“怎么,是吗?”
司若晓得他不愿再看了,便盖上白布,将他牵出阴房。
来到了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小乞丐仿佛才活了过来,开口:“不,不是!那个不是书生大哥!”
“不是?!”
沈灼怀与司若异口同声,“怎会不是?!”
因为先前小乞丐也未提到书生年纪,四五十岁的秀才也是大有人在,死亡时间也相似,二人便把头颅当做小乞丐口中书生,谁知又是一空。
司若问道:“小孩,你口中的书生大哥,年纪几何?”
小乞丐揉揉眼睛,抽噎道:“大约、大约三十出头罢了,但那绝不是书生大哥!我将书生大哥相貌牢牢记在心底的!”
司若叹了口气,只得叫沈灼怀将小乞丐送走。
沈灼怀安排好事情,见司若又开始郁闷了,忍不住逗弄他:“你不过十七八岁年纪,为何总是这样闷闷不乐的?要不,猜猜我今天早上干嘛去了?猜对了我便将新线索告诉你。”
司若倒是完全没注意今早沈灼怀还出门了,但听他这么说,便知道他肯定有新东西没告诉自己,剐了他一眼:“爱说不说。”
说罢,便一甩袖子,走回自己房间。
“哎,你这个人,怎么如此不开得玩笑呢?”
沈灼怀跟上前去,拽住司若袖子,按捺不住捏了捏他气鼓鼓的脸蛋,“多好看一张脸,笑起来多好——”
话音未落,司若便从怀中掏出一把东西——那分明是今早他在后庭院磨的钝豆腐刀,挡下沈灼怀的毛手毛脚,一刀抵在沈灼怀喉咙跟前:“你再说废话!”
司若只觉得沈灼怀现眼得有点讨厌——可他又只对自己一个人现眼,自己怎么招惹他了?
沈灼怀举起双手连连做投降状,假意求饶:“我说,我说便是。”
司若才将豆腐刀拿下,背向他快步向前走。
沈灼怀一边跟上司若,一边将自己今早得知的信息告知司若:“……现在看来,也就是说,大量购买磨刀石的这个人,与导致镇中这样多的人莫名失踪的人,或许是一个——虽然这个推断很没头没脑,但是我们算一算,头颅,四肢加上身躯,即使有被斩得更碎的部分,但大抵受害者也就是六个人,与今日向我们投报的失踪者,人数是相同的。”
司若这才回过身来:“所以我们只需要沿着这条线查下去,就能找出凶手了。”
沈灼怀这些天也算是摸清了一些司若的性子,司若肯回复他,就算是消了些气,沈灼怀笑着点点头道:“是。”
然后两人开始讨论究竟是从书生失踪前后开始找起,还是直接盯着卖磨刀石那家小店不放好。
他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完全没有嫌疑人的动机。他们都知晓凶手是如何杀人的,如何抛尸的,甚至知道他可能对那些人动了手——乞丐、鳏夫、农妇、书生、富商,不外如是。但即便如此,嫌疑人还只是一个面目模糊的人,而非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这些人有男有女,年纪从三十到五十不等,平日里也都是些不大与人结仇的良善角色,很难从受害人的生平去摸查到凶手的针对对象。唯一比较笃定的,也只有磨刀石那条线。
毕竟只要凶手要继续杀人,他就一定要保持凶器锋利。
“你说去年十一月以后,磨刀石小店的售卖量一直到今年二月才剧增?”
司若突然开口。
沈灼怀回想一下:“是这样没错。我认为大概是去年在城中的搜寻惊扰到了凶手——这样看来他大概是在城中常住的。而十一月后我们没有再继续打捞尸体,一直到今年。”
“他既然这样频繁地下手,哪怕是官府有所举动,大概也是不会轻易停歇的。”
司若道。
正在二人讨论正酣时,一个衙役却急急跑了进来。
“沈世子,司公子,不好了!”
沈灼怀与司若齐齐转身:“怎么了?”
那衙役也是知晓凶杀内情的,连忙报告:“潘员外的家人来报官,说潘员外昨夜出门喝酒,失踪了!我这一琢磨,怕是要出事!”
“刚失踪的人?!”
司若皱眉。
“快去叫家属进来说话。”
沈灼怀道。
同时沈灼怀也与司若介绍:“潘员外是本地乡绅,颇有名望,毗陵育幼院便是他所建。我刚来毗陵时与他有所接触,他为人正直,大方慷慨,是难得不为祸乡里的富人,名声也相当好。若是他出事,怕毗陵凶杀注定要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