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乾隆四十八年节次照常膳底档 > 第九十章 弥市郎的故事(第2页)

第九十章 弥市郎的故事(第2页)

居然不是铅的。不对,这弹头竟然是双层的,里面是铅,外面是钢皮!

他从军多年,火铳、铅弹也都见识过,可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弹丸。

随着手下领催将尸体情况一一禀明,倭特山全身无力,瘫倒在上。

萨满说的都是真的,都是真的。完了!这下全特么完了!

十后,宁古塔和吉林乌拉都得到了珲春来的急报。

吉林将军庆桂大怒!他正要写折子向朝廷禀明情况时,却接到了乾隆的谕旨,命他即刻进京接任工部尚书,等候皇帝南巡回銮后召见。同时,任的吉林将军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此人就是曾任密云副都统,今年四十七岁的爱觉罗。都尔嘉。

说起来,都尔嘉是努尔哈赤的五世孙,他这一支是努尔哈赤第六个儿子塔拜的直系后代。此人历任正红旗蒙古副都统、镶白旗满洲副都统、火器营大臣、镶蓝旗蒙古副都统、爱珲城副都统、密云副都统。

庆桂拿着乾隆的旨意仔细揣摩了半,总也理不出个头绪,于是就命人将自己的幕僚给请了来。此人已经跟随庆桂多年,自乾隆三十六年庆桂担任伊犁参赞大臣起,便一直跟随。

幕僚双手接过皇帝的谕旨仔细看了半,然后又双手捧着递还给了庆桂。

“如何?”

庆桂将谕旨放好后问道。

“东翁,您多虑了。皇上这是在回护您啊。”

幕僚一捋长髯,微笑着说道。

“此话怎讲?”

“东翁,您是正人君子,行止颇有古人之风。我想您是光顾着把眼前的事办好,一心想着报答皇上的提携之恩,所以也就忽略了其中的关节。”

“你继续说。”

庆桂有点明白了。

“这件事,明摆着是皇上在回护您啊。依学生的判断,珲春那边的事没这么简单,极有可能就是一趟浑水。这个关口,皇上派奉恩将军(都尔嘉承袭奉恩将军爵位)接您的位子……”

庆桂听到此处,已经完全明白了。他自己一直想效仿父亲尹继善,既能操劳于军营,也可奔波于江河。所以纵使被派到苦寒之,他也甘之若饴。

现在皇上不希望自己陷在珲春这件事的泥沼里,派了剽悍的都尔嘉接替自己处理这件事。这是皇上在保护自己啊。

想到皇帝对自家三代的知遇之恩和诸多照顾(庆桂的祖父是尹泰、父亲是尹继善),庆桂忍不住两眼微酸,眼泪竟欲夺眶而出。他面南下跪,恭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头。

……

“弥市郎!”

“哈依!”

“哈个屁!要说‘是’或者‘到’!重说!”

丁国峰瞪着弥市郎说道。

清晨,营南面的沙滩上,五十多个人站成了五排。胜海舟、久藏、虎吉、潘秀成、额鲁这些人都站在了队伍里。

丁国峰正拿着个花名册点名。花名册上所有岛国流民的名字旁边,都被标注了名字的拼音。

“到!”

经过胜海舟的解释后,弥市郎努力学着丁国峰的口音,大声说道。

“算了,先这样吧。”

刘胜在身后说道。“第一次,先学会立正喊‘到’就行了,我看这帮人都得改个中文名字,否则念起来太拗口。”

“谁说不是啊,我看这里面就老潘的名字最符合正常标准。”

“多鲜啊,老潘是中国人。能一样吗?”

刘胜白了丁国峰一眼,随即就看到潘秀成摸着脑袋露出了笑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