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叶惊讶,“完全看不出来,我看布里特家的吃穿用度,一直维持在水准线上,完全看不出落魄的痕迹。”
不过同时,苏叶也想到了那些变成假货的所谓家传古董。
如果曾经布里特先生一度破产,就能说得通了,把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古董卖出去,换取钱财,所以真的变成假的。
“你知道我一向喜欢以局外人的方式观察一些事,往往能得到不一样的答案。而布里特先生,是的,他差一点就破产了,生意完全失败,甚至快要变卖家族土地了。可就在那时,他突然死了,之后布里特家就恢复了正常。这很有不是吗?”
古德夫人笑着道。
“是的,相当有,那么您有什么猜想吗?”
苏叶询问。
“我听说过保险,那是伦敦那些贵族老爷们兴起的一项生意,或许他就是通过这个方式,让家里人得到了一不菲的收入。”
古德夫人道。
“那么你有见过保险公司上门吗?”
苏叶认为这不可能。
目前的保险行业还不达,虽然银行已经有这个业务了,但是能购买到保险的人,都是身份极其贵重,或者银行认为非常有钱的人。
这样的人投的保险额度极其庞大,足够银行大赚特赚了。
而到了需要索赔的时候,因为他们本身的地位,不至于做一些骗保险的恶劣行为。
布里特先生这种,在家乡只是一个小小的乡绅,除非有大人物作保,不然很难购买到这种型金融产品。
古德夫人沉思了一会儿,“在布里特先生死亡前后,村里没有外人到来。”
“那有没有人离开?”
苏叶询问。
“有一个,就是加菲尔德神父,据说是接到了好友的邀请,去欧洲参加神父们的聚会。”
古德夫人道。
“那么神父离开后,村里的日常事务都是谁主持?”
“是实习神父,那个小伙子调来这里实习三年了,一直做的不错。在加菲尔德离开后,他布道,祷告,甚至是支持募捐,以及给孤儿院的孩子们上课,都做的非常好。”
“村里孤儿院的孩子多吗?”
苏叶奇怪,这个村子并不大,总共就三十几户,怎么还会有孤儿院。
“挺多了,我估摸着有六七十人,也是加菲尔德神父好心,不愿意见那些孤儿流落街头,于是都收到了孤儿院。”
“那开销一定很大。”
苏叶道。
“是的,但村里几个富户一直有支柱,比如我们之前说的布里特家,还有村里一位极其有钱的富贵寡妇,德包儿夫人,哈,她的钱多到媲美国王,又没有什么血缘亲人,于是一直大手的资助孤儿院。”
“看来是一位好心的夫人。”
……
“看来是一位好心的夫人。”
“是的是的,她可比我的名声好多了,在村里那可是前呼后拥,所有人都奉承着她。”
古德夫人撇撇嘴。
“那么这位德包儿夫人是住在哪儿?”
“已经死了。”
“死了?那么她的遗产?”
苏叶立刻觉察了一丝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