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穿越农家医女有空间 > 第77章 生子(第3页)

第77章 生子(第3页)

看到唐九平安生产后,唐爷爷就直接去了庄子,大地已经复苏,6庄头派人来报,小麦是泛绿了,都活了,他得去盯着点。

唐爷爷刚到庄子,6庄头就迎了上来:“老大人,您快去看看,咱们庄子的小麦都活了,绿油油的,很是喜人。”

唐爷爷很快就被带到了田地里,田埂边上,围满了村里人和庄子里的人,大家七嘴八舌的谈论着:“没想到,冬天那么冷,这个小麦没有被冻死,还活了。”

“那,明年我们家是不是也能跟着种一茬小麦,再种一茬粗粮,我们家也能吃到白面粉了。”

“是啊,咱们能不能跟着种小麦呢?”

……

听着村民们的讨论声,再看看这绿油油的一大片,唐爷爷高兴,好像看到了丰收的麦子,是大声说道:“谁家想种小麦都行,6庄头会派人教你们怎么种冬小麦的。”

“是唐老大人,大人好。”

有的村民见到,想要跪下,唐爷爷连忙让大家起来:“大家不用多礼,我也是来看看这麦子,老天眷顾咱们北关州啊,小麦长得不错。”

刘村长看着麦子很是喜人,壮着胆子和唐爷爷搭话:“老大人,你们家是有福气的,明年,我们就跟着你们一起种冬小麦了,也让这些个后生娃娃们吃点细粮。”

唐爷爷听完,是点头:“是村长老哥吧,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如果大伙手里有银子,趁着现在地比较便宜,不如再买点地,多种点粮食,以后粮食多了,也能养点鸡鸭鹅什么的。”

村民们一听,是这个道理,有银子的人家是不吭声的往家里跑,拿银子准备买地了。

刘村长没动,是和唐爷爷唠了起来:“大兄弟啊,你是不知道啊,前几年,我们村子有点银子的人家都走了,离开北关州,去了南边或者京城,更富裕的地方了,我着急啊,如果北关州一直这么穷着,这人口是越来越少,地荒的是越来越多,没想到啊,居然让老头子等到了这一天,咱们北关州也能一年收两次粮食了。真是谢谢老天爷了。”

刘老村长老泪纵横,说完,真的跪下来,给老天爷磕了九个响头。

唐爷爷没阻止,等刘村长磕完头,唐爷爷说道:“村长老哥,您有胸怀啊,”

“什么胸怀我听不懂,我只知道我的祖宗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北关州也富裕过。只是……不过,现在好了,北关州又活了。”

刘老村长大声说着,高兴。

榆树村的村民们大多数都在6家的庄子里做工,每家都有点存银,北关州的土地多,人口少,朝廷为了留住人,是免费给每一户三亩地,如果想要其他的地,就要出银子买了,良田一两银子一亩,每人不论男女都可以买十亩地,大户人家的奴仆也算人头,封顶五百亩,为了防止世家,豪族霸占土地,是只允许他们最多买五百亩土地。很先进的土地政策。不用说,也是秦风提的建议。

衙门里看着村民们拿着银子户籍排队买地的时候,小吏们连忙派人去打听,很快,北关州土地可以一年两收的消息就传开了。

李巡抚也听说了,不过,他不关心,朝廷的调令已经下来了,等新任的巡抚到了后,他就可以走了,他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虽然没能去到自己想去的江南州,只是去楚州的华阳府任知府,他也知足了,想想自己在北关州的所作所为,自己不由的一个哆嗦。

李夫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老爷,听说北关州能长两季粮了,这可是大功劳,咱们就这样白白的拱手送给下一任巡抚?”

李元正看都没看自己的夫人,继续看书:“怎么,嫉妒了?当初,6夫人庄子种冬小麦的时候,你不是还笑话人家吗?现在又来争功劳,我丢不起那个人。”

李夫人一听这话,是火了:“是我一个人看笑话吗?张县令种小麦的时候,你不是也派人阻拦过吗?还威胁人家说一定要上奏,怎么样?我听说,他们的小麦长的很是不错。”

李巡抚放下书,叹了口气:“咱们没那个命,这段时间,就老老实实的等着调任吧。这个北关州就算是一年三收,也不如楚州富裕,没有根基,怎么繁荣呢。”

“你说的对,北关州再怎么富裕,也不能和楚州比较,咱们就安静的等着新来的人接手这个穷地方吧。”

李夫人气顺了,楚州,那可是大盛的心脏地带,富饶的很。

“只是,这新任的巡抚到底是谁啊,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李夫人和李巡抚嘀咕着,

李巡抚也摇头:“不知道圣上有什么打算,不过,都不关咱们的事,等人到了,咱们尽快离开就是。”

“听你的,我就去敲打下人,让他们别惹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