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过去四年,这四年,林嘉佳和吴梓熙的孩子今年高考,陈言锦的孩子今年中考,四年前,这些孩子还是小学生和初中生。
吴梓熙打电话问我:“你给陈言锦打电话了吗?他家孩儿今年中考”
。
我问:“他家孩儿考得如何?”
。
吴梓熙说:“还行”
。
我说:“我给林嘉佳发过消息,陈言锦我没问”
。
吴梓熙说:“你要么问一下?”
。
我说:“我已经知道了还行,就不问了吧”
。
吴梓熙说:“不问就不问了,那今年年会,你是不是也有讲课?”
。
我说:“我有,你也被邀请了,是吧”
。
吴梓熙说:“我也被邀请了,可是,我们小医院,病种也少,课该怎么讲?”
。
我说:“我们基层医院,我们自己都不太懂,我也不知道怎么讲?”
。
说完,我们都哈哈笑了起来,曾经在京城一起学习,回来以后,大家一起奋战,吴梓熙要做的事,我也要做,她有困难,我也有困难。
吴梓熙说:“我好担心,年会的时间,正好是孩子开学的时间,我要送孩子去上大学”
。
我算了算时间,年会是八月底,这不是没有可能,我说:“要是真撞上,让你老公先送过去,讲课横竖一天,讲完课,你再去孩子的城市”
。
孩子上大学了,我们离开校园的二十年真的过去了,大学二十年同学聚会订在八月中旬,我至今没有回复是否要参加。
八月底年会的授课课件还没有开始做,九月初有个委员会被安排了主持,慢慢的,在行业里,我们也有了存在感,而这些存在感,意味着在行业里,我们也被划到了资深的人群。
在行业里,二十年了。
年少的事,我们还有记忆,但我们更愿意看孩子们年少时的快乐。
半个月前给孩子开家长会,孩子到学校门口接我到教室,在教室里,我看见很多家长很年轻。
家长会结束,我问华华:“你们同学的家长很年轻啊”
。
华华说:“刚刚和我一起在学校门口等你的同学,他的妈妈三十六,但是,他跟我说,你也很年轻”
。
我问:“你跟同学说妈妈年龄了”
。
华华说:“我说了,但同学见了你,说你也很年轻”
。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初中时代,那几年,我们一样在学校门口议论谁的家长年轻,谁的家长漂亮。
人们经常说时尚是一个轮回,其实,成长也是一个轮回,当年我们很幼稚,现在,我们觉得这种幼稚很美好。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人不必站在50岁的年龄,悔恨自己30岁时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岁的年龄,悔恨自己17岁时的爱情。我们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评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如果让你重新来一次的话,以当时的心智和阅历,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个世界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本质上,每个选择都只是你当时的能量频率。
我再一次想起那一段被认为抑郁的日子,那也是一段经历,那也是那一段时间的能量频率,无需刻意回避与惊慌,当下开心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