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其他的两大战役,张岚清就无力来支撑了。
他的基本盘在中原,趁着战乱刚刚结束,接管了大片地盘。
需要兵力、物资、人手来消化。
要站稳脚步,稳定地方,还要组织部队,建立新的防线。
小鬼子穷集手上现有的资源,为了打通交通线,缓解战争的疲惫不堪。
意图很好,却无法实现真正的野心。
战区内疲惫不堪,被一波莽丢了三十几个县城,灾民需要安顿,家乡需要重建。
张岚清的兵马进入地方,掌控秩序后,开始有条不紊的清理残害。
既有因战乱而死的平民,又有无人收殓的骸骨。战死的士兵,连抚恤金都没见到,甚至叫不出他们的名号。
就地挖坑掩埋,尘归尘,土归土,未必不是一个好结果。
至于鬼子的尸体,张岚清可没有那么好的心思,找到破水坑,直接扔进去。
最好再以石碑镇压,刻上铭文,永世不得翻身。
搜罗到不少破坏的汽车,经过修缮后重新开了起来,油料是直接从滇缅公路运输过来的。
刘丹青、王姝绮的商队在那边站稳脚步,可以用低价收购油料,再以多倍的价格转入国内。
说来可笑,除了西北的两个小油田,国内竟然没有炼油的地方。
所用的油料全靠进口,低价进入,高价售出,不需要任何手段,坐在家里都能赚一大笔。
买办垄断资源,即便战争混乱时期,也不曾影响这些金枝玉叶般的生活。
张岚清的部队气象不一样,昂挺胸的杀入县城,接管大量的溃兵,统一集合起来。
用水冲洗,再以消毒粉杀虫,分军装跟武器,重新拉去军队训练。
短短半月,愣是让他拉出十几万人的队伍来。
从嫡系部队中抽调骨干,混入新编部队。
再从滇南拿到了3个师的美械装备,他手上的这几个集团军,还拿到了大批日械武器。
靠缴获,也靠日军后勤部队的出售。
豫中战场完成一次改头换面,张岚清的三大集团军,各有1o万兵力,形成三个大型的兵团。
分别占据封城、淮南、郑城,与日寇继续对峙。
仗打到如今,国际局势骤变,山城再怎么丢人,也可以被老美盟友带赢。
欧洲战场出现在大规模的反扑,不影响华夏战场的一泻千里。
到了这个时候,国军精锐损耗的差不多了。应该说不听西皮先生的精锐被损失的七七八八了。
仍有许多嫡系部队,被他安排起来。
譬如第五军,安排在滇南,为了看住地方军阀。
第一军在关中,用于拦住心腹大患。
还有强力军队在反攻缅甸,接收了大批美械装备的远征部队。
老家伙手里是藏着一些兵力的,不愿意拿出来,更不愿意损耗在鬼子最后疯狂的反扑上。
免得被小鬼子打伤,两败俱伤者,会单独的便宜了旁观之人。
封城司令部,成了中原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张岚清这个副司令府邸,比当初的汤副司令还要热闹。
他手上有三十万军队,摇身一变成了最精锐的一支地方兵团。
不少伪军,向这里投来了请帖跟拜帖。
他们先走山城的路子。实在走不通的时候,再走地方派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