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和定国公夫人闹翻了!
定国公府门外发生的那一幕,很快就传遍了京城,成为了被百姓们热议的谈资。
有人觉得定国公宋锦修是非不分,只因为外人的几句话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罪名往定国公夫人头上按,也难怪定国公夫人会怒而回了娘家。
也有的人觉得是定国公夫人太小题大做了,不过是一点误会,解释清楚便也就是了,如何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对自己的夫君动手呢,实在是太不懂事了!
但不管外人如何议论,文氏却是在娘家安稳地住了下来,丝毫没有要回定国公府的意思。
宋锦修倒是来接了几次,却连文家的大门都没能进得去。
宋锦修乃是位高权重的定国公,被人接连这般打脸,又岂能没有脾气,几次之后,便再没来过了。
百姓们于是又纷纷私底下议论,也不知道最后是定国公先低头,还是定国公夫人先服软。
至于引发了这一切的乔氏和寿昌伯郑仕元……
呵,无人关心他们。
有关定国公府的消息,盛苓自然也都听说了。
就在她想着,文氏想要和离定是阻力重重,不知何时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竟收到了来自文家的请柬。
“文老夫人六十大寿?”
盛苓有些意外。
她如今与文氏确实有了些交情,或者说,文氏是将她当成了恩人来对待。
但文氏的一双儿女如今尚未找回,为了不节外生枝,文氏想来也是不愿意让人在这个时候因为她而留意到盛苓的,更不用说是为着文老夫人的六十大寿而给盛苓送请柬了。
文家乃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在天下文人士子之中有着极高的声望,文氏的父亲,也就是文家如今的当家之人文老太爷,更是人人敬仰的大儒,文老夫人作为当家主母,她的六十大寿,可以想象往来的必定都是大夏朝颇有分量的权贵。
盛苓这个用林景瑞的军功换来的县主,在这些权贵面前,还真不算什么。
那这请柬……
不仅盛苓不明白,文氏也不明白。
请柬是文氏亲手写的,也是她让身边的丫鬟送给盛苓的,但她仍满心疑惑。
“长姐……”
文氏疑惑地道。
坐在文氏对面的,是一名与她容貌有五分相似的妇人。
只看外表,妇人顶多三十的样子,看着比文氏还要年轻几岁,但在她那双温和的眼睛里,却仿佛能看到经由岁月沉淀而来的笃定与从容。
这是一位让人一见便能想到“雍容”
二字的妇人。
她不仅是文氏的长姐,也是自文德皇后薨逝后便暂领六宫事宜的文贵妃。
文贵妃冲着妹妹微微一笑:“你不明白?”
文氏点头。
她是真的不明白。
长姐身为统摄六宫的贵妃,每日的繁忙可想而知,今日却是一早就出宫回了文家,为的却是让她亲手写一封请柬,送去德安县主那里。
“长姐……”
文氏抿着唇道,“德安县主于我有恩,若是她哪里开罪了长姐,可否请长姐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为难于她?”
文氏想着,她们姐妹向来感情深厚,料想便是盛苓真的得罪了文贵妃,有她在文贵妃跟前说好话,也能让文贵妃不与盛苓计较。
但文贵妃笑了。
“妙心,你以为我要为难德安县主?”
文贵妃道。
文氏没说话,但她显然就是这样想的。
文贵妃笑着摇头:“你不懂……不过,你放心,我只是想见一见德安县主罢了,绝不是要为难于她,你也不用为她担心,说不定啊……”
后面的,却是没再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