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阿爹阿娘舍得,我们也做不了牛车。”
许丁香一看二姐那眼珠子转来转去就知道她肯定是想怎么说服阿爹阿娘,花钱坐牛车去镇上。
“给钱也坐不了?”
许月季心想:莫不是与村长有矛盾,不来往吧?
按照那天的情况,村长也是许家人,虽说是五服之外的堂亲,但也是亲啊。况且从上次在马二狗家的事来看,也没看出两家有什么大矛盾。
“二爷爷家的牛快要生小牛崽子了。村长家的牛车是天刚亮就出门了,我们的魔芋豆腐还没煮好呢。等人家回村的时候,我们正是最忙的时候。”
许丁香可惜地说:“人家不会为了我们家,就让其他人干等着。因为其他人都是上午去卖些青菜鸡蛋之类的,不舍得在镇上花钱吃午食,又要赶回家干下午的活儿。”
许月季才知道,这是时间不一致,没办法。
“那小妹知道一辆牛车一次可以拉多少人吗?”
如果价钱合适,包车也可以啊。
许丁香用手指一个一个地数着,最后得出一个数:“大概十一二个人。”
也就是说来回一趟大概是四十文钱,一个月要一两多银子。
妈呀,太贵了,别说阿爹阿娘舍不舍得,她许月季第一个不舍得。
许丁香就知道二姐别看有时候花起钱来像流水,有时候又抠抠搜搜不舍得,她呵呵呵地笑起来。
傍晚。马大嫂风风火火地进了许家,拉着正在做做卤味的刘氏,气急败坏地数落马王氏。
原来马王氏昨天从码头上回来,还剩下一大半的魔芋豆腐,看着大房家的大满父子两人却早早就卖完回来了。
她过来问马大满去哪里卖了,怎么这么好的买卖。
马大满是个实诚的孩子,告诉她去外祖家大兴镇。
马大嫂也告诉她:找一个没有人去的镇上卖独市,卖得好一些。
今天马王氏和马二狗夫妻俩一前一后挑了两只空桶回来。
谁知道,等她家男人和大儿回来,爷儿俩阴沉着脸,才知道马王氏夫妻俩的不地道。
马王氏去了大塘镇码头上降价卖魔芋豆腐,马二狗却是跟着他大哥和侄儿屁股后面去了大兴镇,也是降价卖两文钱一碗。
以至于他们家也逼不得已跟着卖两文钱一碗,不然她家那两担四桶的魔芋豆腐都得挑回家自己吃。
马大嫂听了他们的话立马就猜到马王氏在码头的魔芋豆腐肯定也是降价了,那许家的买卖岂不是……
于是她才火急火燎地来找刘氏。
刘氏听了也是不知道还说什么了。
马王氏在码头上这样做,无非是跟她抢买卖,但是马二狗跟着自己亲哥去,还降价,抢亲哥的买卖,这也太那个了吧?
更何况,前一天他们一家子中毒,还是他大哥大嫂忙前忙后,又是打扫卫生,又是照顾病人,还拿出来自己家都不舍得吃的十七个鸡蛋给他们救命呢。
做人做到这个份儿上,还真是配上了他的名字,狗!
马大嫂诉说着自家对这个小叔子妯娌以及对他们家几个孩子的种种照顾,又诉说着他们的忘恩负义,还愧疚他们马家出了这样的人坏了许家的生意。
一个只在成亲哭过一次的妇人,竟然落泪了。
刘氏也知道,这是根本就怪不到他们马家大房,只能怪马二狗夫妻两人。
她也只能安慰她虽然卖得少了,但是多少还能挣点糙米钱,不亏本、饿不死就可以了。
马大嫂这才现以前不爱说话、只埋头苦干的刘氏,在镇上做了一两个月的买卖,不仅说的话多了,而是说的话也头头是道了。
以前总是低头缩肩,背还微微驼,现在头不低了,肩膀也打开了,背也挺直了。
她似乎有了一些刚成亲那段时日的模样呢。
马王氏跟刘氏诉说完,又聊了一会天,也回去准备明天的魔芋豆腐。
许芙蓉想着阿娘说今日剩下的魔芋豆腐和卤味留着晚上吃,她就只熬了一锅糙米粥。
她准备把魔芋豆腐和卤味拿出来热一热时,却没有找到,桌上也没有橱柜也没有,篮子里也没有。
她问了阿娘和月季,都说没有看见,等带着小妹去挖魔芋的阿爹回来问问他放哪里了。
她知道大妹妹喜欢吃饭时吃点青菜,于是就去菜园子看看能不能摘点青菜,只是菜园子的菜都还很小。
去年冬天种得最多萝卜开春时就吃完了,白菜也早没了。
今年新种各种叶子菜也就半尺高,豆角和茄子都刚刚开着花,剩下的就是姜葱蒜。
许芙蓉空着手回家,为难地跟大妹妹说:“菜都还太小,过几天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