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她顶:“你簪歪了。”
方桐抬手摸摸脑袋,岂止歪了,头也落下几绺,散散地飘荡在脑后。
她一把抽掉簪,在长散开之前攥住它们,绞成一股盘到脑后,用簪子固定。
她的动作一气呵成,细长的手腕在封十二眼前灵活转动,转眼就将髻盘好。
“正了吗?”
她没有镜子,只能问对面的人。
封十二:“嗯。”
走到楼下,他的目光扫过街边店铺,在一家饰铺的牌匾上略停了停。
“殿下,有何不妥?”
小年跟在他身边,见他脚步放缓,警惕地朝街上望去。
封十二收回视线:“没什么。”
他带着小年进了对面的酒楼。
酒楼今日不接外客,上下三层全被封玉扬包了下来。
底下两层楼招待的是临水县及附近州府的才子,大棚里收来的字稿会先经他们品评,得分上上者方会送至三楼给五岳山人过目。
封十二行经众人,直上三楼。
三楼中轻歌曼舞,丝竹声声,五岳山人与封玉扬及几名文人雅士坐于席间,高谈阔论谈笑风生。
封玉扬见封十二来,笑着招手:“小十二,你总算来了。”
他将在座几人介绍给封十二认识,从身旁拿起一幅字稿,摊在桌上:“小十二,你看这幅字写得如何?”
这是一幅楷书,清秀俊美,灵动流畅,抄的是一段《无量寿经》。
封十二只瞧了一眼:“你的字连陛下也称道,自然很好。”
封玉扬啧了声,抽走字稿:“一眼就被你认出来,没意思。”
下一名中年文士笑道:“王爷的字已有欧柳之风,不怪十二殿下能一眼认出。”
余下几人纷纷夸了一回,封玉扬面上略显得意之色,却仍不露笑脸,看着五岳山人道:“可本王最羡慕的还是五岳先生的草书。”
五岳山人笑了声:“功夫在画外,王爷本非张扬之人,想练草书,至少再等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