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下云集而反,都是雍正震慑力还行。
但被抹黑一二却在所难免。
毕竟连朱元璋在后世都是个鞋拔子脸印象,皇阿玛您都被称一声麻子。
反正说一千道一万,儿子绝不是个色令智昏之辈。
倒是……
咳咳。
四阿哥轻咳,大着胆子说出自已的猜想:“倒是常听小家伙说九子夺嫡,雍正最后登基难度怕是不啻于过五关斩六将。一心向他,坚定站在他身后的人应该不多,十三绝对算一个。”
“那他为了兄弟同心,略用些方法也是有的。”
毕竟世人皆知,十三阿哥是个大孝子。
当年三哥初封郡王,深得皇宠又与太子交好,说声气焰熏天也不为过。
刚失了慈母,还是个光头阿哥的十三都敢一拳招呼到他脸上,硬是闹腾到了御前。拼着与三阿哥结仇,也要让他付个全大清最贵的理发费。
为他而抬举他额娘到打破先例的地步,还愁他会不肝脑涂地?
而在乌那希的心声中,他也确实被称为卷王。
年纪轻轻,就为大清鞠躬尽瘁而死。
康熙都被他这番剖析给说沉默了,良久才道:“你是说……”
“儿子什么都没说,只是根据已有的点滴信息而倒推真相,给皇阿玛一个参考的思路而已。但能对您有些许启发,便不枉儿子冒此天下之大不韪了。”
又双叒叕成功在皇父怒火中苟住小命后,四阿哥出了行帐就抹了把额头上的虚汗。
虔诚祈祷爱女接下来能消停点,少叭叭几句。
结果父女俩刚一见面,他就发现小家伙仍在纠结。
想着怎么合情合理地‘请神上身’。
[上回假孝懿皇后之名,嫡额娘没有半点怀疑就相信了。这回要不然借太皇太后的?唔,她老人家年轻守寡,于风雨飘摇中扶持两代帝王。一辈子兢兢业业为大清,可以说全部希望都在乖孙子身上。]
[那她念着孙子,唯恐孙子有任何不妥,也是合理的吧?]
[至于为何孙子近在眼前,却还要找我这个话都说不明白的小屁孩儿?嘿,那就不是我该操心的了。只要我装得够像,景陵地宫又确实已经开始渗水了,自有无数萨满、和尚跟道士为我辩经!]
四阿哥:……
得,这父女天伦他是半点也享受不着了。
赶紧把这事儿跟皇阿玛说说,着人安排一二吧。
慢一点,他好好的孙女就容易变身神棍,为保自家玛法死后哀荣而不惜装神弄鬼。
谁也不知这爷俩私下里都嘀咕了些什么,但四阿哥告退后。心情不如何愉悦的皇上径自往景陵地宫,凭吊已经故去的仁孝皇后、孝昭皇后与孝懿皇后。期间却发现地宫渗水大事,皇上雷霆震怒。
等乌那希再度睡醒的时候,就听说事情已经发展到出现修补与迁陵两种声音的程度了。
毕竟五年的大工程呢,费时费钱无数。
能修的话尽量修修呗,也是皇上勤俭爱民之……
意字还没说完,提议的官员就被十阿哥一记老拳锤到脸上:“混账东西!皇阿玛八岁登基,宵衣旰食,兢兢业业为大清数十载,百年后的安寝之地还要百般省俭?”
“修复,万一你所谓的修复当时看着尚好,实际上却根本治标不治本呢?难道让皇阿玛百年后还要泡在水里,受尽苦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