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没开始北伐,出现如此不好的消息,先是赵云,随后张苞,现在就连关平也走了。
蜀中能用的大将越来越少了!
但即便如此,诸葛亮的目标依旧坚定。
依旧踏上了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第五次北伐!
看到这里。
观众一阵震动。
【这。。。。。。】
【因为李严的一句话,丞相竟然治理蜀国长达三年之久!】
【哎!真是心疼丞相啊,他心中肯定也是极不情愿的吧!】
【他实在是一个完人,一个善人。。。。。。可是。。。。。。】
【这么多人阻止,连原本支持诸葛亮的刘禅都开始动摇了,甚至说出“不兴兵即太平”
这种荒谬的话!】
【难道他忘记了吗?】
【他是否知道丞相是在为谁而战啊!】
【是啊,还有那个谯周,一直坚决反对诸葛亮出川作战。】
【作为益州的世族,他或许有着自己的利益考量吧!】
【不过,从这些侧面的暗示来看,这次丞相的北伐行动,恐怕前景不容乐观。】
【????】
【你们难道不懂电影语言和小说语言吗?在古代,这些都是非常讲究的!】
【丞相说他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通常情况下,这句话就像是一种镜头预言。】
【他见到了刘备!也许这将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他还是没有忘记!】
【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希望不要再出什么情况了!】
【的确!】
这一刻,观众纷纷发言。
都为诸葛亮的北伐大业而操心不已。
同时,因为这么多多余的镜头语言,让他们内心深处开始担忧了。
一种莫名的悲伤和萧索情绪开始出现!
林昊继续描写。
可以说,这一次是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
同时,也是他的第六次出祁山。
在这次北伐,也就造就了诸葛亮最后的遗憾。
在原本历史当中,诸葛亮北伐并没有成功。
所以演义当中的情节,诸葛亮最终的北伐自然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为什么北伐!
第一,当然是为了刘备的愿望。
第二,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心目当中的蜀汉。
诸葛亮自幼便有管仲乐毅的志向。
他渴望成为管仲乐毅那样匡扶正义的人,他渴望匡扶汉室而并非屈从那种强行不义的政权!
第三,当然是因为他心目当中的忠。
其实在他上后出师表之时,他就明白,以蜀国之力,很难与魏国抗争了。
他是个聪明人,当然是个聪明人。
可像他这样聪明的人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逆天而行。
像谯周李严这些人能想到的事情他想不到吗?
所以,这就涉及了诸葛亮个人的魅力了。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为报先帝三顾之恩。
所以,他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繁星四百八十万,颗颗鉴照老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