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幸存者,将会被划分到四个区域中,分配给不同的势力管理,从而增强整个聚集地的稳定性。
西北方向,胡林宇负责,他自身的幸存者团体,也会住在那里,并且进行管理。
西南方向,张硕负责。
而整个东面,东北方向交给12个幸存者团体,他们本身就有大量人口,再加上第六区的幸存者,人数也不少。
东南方向区域,陆深亲自负责,也算是他的领地。
虽然名义上,东北和东南相互分隔开,但实际上,完全在他的掌控。
12个幸存者团体,陆深并没有给他们太大权利,平日里做决策,大多是由吴越和秦红商量,最后交给陆深决定。
所以实际上,整个东面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要尽可能增强自身实力,削减西面的实力,在分配幸存者的时候,陆深专门将大部分幸存者,调整到东面区域。
同时,也对整个第六区的所有幸存者,进行了一次完善的统计。
目前总人数,已经达到27oo人。
胡林宇和张硕管辖的区域,人数分别是425人和478人。
相对而言比较少,而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原本幸存者团体的成员。
以至于整个东面,聚集了将近18oo人,平均分配到两个区,都有9oo多人。
庞大的人口数量,也意味着更多劳动,以及未来更好的展。
当四个区分配好以后,整个第六区,看起来完善了很多,也更加井井有条。
冰屋的转移,也在不断进行。
既然划分了区域,就不能随意建造冰屋,必须根据划分的土地,在固定的位置进行建造。
东南区,陆深将建造冰屋的位置,尽可能确定在靠近中央冰屋的地方,远离城墙,方便他们平时进行交易。
当然也有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避免某些幸存者,对城墙图谋不轨。
他自身,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能够完全驻守整个冰墙,不需要其他人辅助。
至于内部的幸存者,只需要安安稳稳待着即可。
越是靠近中央冰屋,主要以住宿为主,而靠近城墙的区域,为尝试着种植一些绿化带,以军管区为主。
所谓的军管区,也算是陆深的私人区域,方便日常管理冰墙,以及安排奴隶团的人员。
东北区域,情况也是类似,内围生活区,外围军管区。
并且所有的冰屋,全部都是整齐排列,统一大小,中间预留行走的道路,看上去整整齐齐。
而整个西面,布局就有略微不同。
胡林宇和张硕的实力,终究还是弱了些,平日里驻守冰墙,需要普通幸存者辅助。
所以,他们住宿区的位置,相对而言会更靠近冰墙,方便平时随时支援。
为了加强实力,他们甚至在幸存者中,招募了一些实力较强的幸存者团体,辅助他们一同管理。
不管是哪种方法,每一个区内部的管理,都会根据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
名义上,四个区各自管,并且四个区的幸存者,不允许互相串门。
平时的交流和交易,都会在中央冰屋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