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都分不出去!
所以,在接下来朝着那边进行移民,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只有往那边移民移的足够多。
那里才能够真正的稳固。
移民这事儿,父皇大哥你们都很清楚,知道怎么做。
我就不必多言了。
不过在这个上面,我倒是多说一句的。
那就是,那些前去攻打西南的兵马,还有带去的相应的工匠以及民夫,在最好是能够让他们在那边直接安家落户。
打下来西南之后,建立各处卫所,让他们在那里镇守生活。
而且,还可以提倡汉人,和当地的那些土人,彼此之间进行通婚。
还可以给出一些其余的条件,比如说,能够和那边的土人,和我汉人成亲之后,那么自动就会变成我汉人。
甚至于,连带着她们的一些亲戚,都可以通过一些条件变成我汉人。
当然,这些事情不能去强制性的来。
但却可以,给主动留在那边的将士,匠户,民夫,还有那今后移民去的人,诸多政策方面的优惠。
比如,可以在多少年内,减免多少税。
每人可以得到官府多少的钱粮之类的补贴。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考科考上面有一定的优待。
今后父皇这里,肯定是要继续进行科考的。
既如此,那也可以给他们那边一定的优待。
除此之外,还要派遣相应的教书先生,那边去教书。
教授给他们我华夏的知识和理念,对他们进行同化。
思想上的认同,才是真正的认同。
我大明境内这些犯官之类的,今后能杀能别杀就尽量别杀,把他们都给一股脑的弄到西南那边去。
让他们在那边担任官员,进行教化一方。
到了那里做的再不好,再杀也不迟……”
梅殷在这里,和朱标说着他在这上面的一些考虑。
听着梅殷说的这些话,朱标不时的点头。
手里面拿着的笔,也没有停下。
不断的在这里记录着。
把梅殷所说的这些,都给记下来。
准备回去之后,和自己家父皇进行探讨。
“二妹夫,还有吗?”
在梅殷说完之后,朱标望着梅殷出声询问。
梅殷道:“还有一个,我觉得西南那边,仅仅只是这些还不够。
还可以留一个将帅在那边,永镇西南。
我觉得,沐英哥就很不错。
非常能打,关键是还特别的儒雅,平时不惹事儿,能文能武。
可以说是大将军那般的人物。
大将军镇守北平多少年了,从来没有闹出过什么乱子来。
西南那边的局势复杂,不是一般人能够处理得了的。
我觉得,最好的人选就是沐英哥。
今后,打下西南之后,可以让他在西南那里,长时间的进行镇守。
有沐英哥在那里镇守一方,那么无论是被赶走的元鞑子,还是当地的众多不服管教的土司这些。
哪怕是再闹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能够被很好地震住……”
听到梅殷所说的这话,朱标立刻点头,表示自家二妹夫说的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