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为了考古工作,修建了几栋小平房以及大棚。
大棚基本上都已经全部被泥石冲塌了,但平房都还是好好的,当初修建的时候,考虑到长期考古需要,地基就打得特别好,现在完全能住人,再来两次地震也受得住。
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这一段时间,瞿秋离都只能在这山上当野人了。
整顿好之后,吃了点干粮,他们这十来个考古工作人员都没耽搁,立马投入了工作中。
那些人民子弟兵也没闲着,塌掉的大棚,该修就修,不能修的就帮他们搬走,还有那些被冲刷出来的巨石,他们该挪走的挪走
现场进行得热火朝天。
瞿秋离已经许久没有趴在泥土坑里,拿个小铲子,小毛刷,小心翼翼的挖土了。
不到两个小时,他就累得直不起腰。
“阿离,你这身体素质不太行啊。”
尹老还有心情开玩笑,“你该跟我们这些老家伙学习学习。”
瞿秋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他之前参与过几次考古工作,这次的环境还真是最艰难的一次了。
刚到初春,山里的温度还很冷,为了不影响活动,又穿了防护服,所以里面穿得都不多,冷得不行。
他就感觉那寒气嗖嗖的往骨头里钻。
实际上,这是考古学家,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这样的职业病,但几十年下来,已经习惯了。
瞿秋离很是佩服。
第一天的工作,抢救出来不少的陶器碎片,还有几十个青铜刀币,以及各种银器。
尹老看着那些陶器碎片,心疼得不行,“要是我们早点挖掘,说不一定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这些陶器都能保存下来。”
千金难买早知道。
“别这么想,老师。”
瞿秋离安慰他,“前期准备工作没做好,挖掘途中也难保不出意外。”
说完,他拿起桌上的两块碎片,“您看,从这断面来看,应该是早就碎了的。”
只是因为地震,碎得更厉害了而已。
有专业的文物修复专家,复原陶器应该不难。
随着几天挖掘,这片被泥石冲刷出来的墓地总算是有了雏形。
看样子,还是个耳室。
瞿秋离之前去看过盗墓者挖出来的那个耳室,跟这里是一南一北啊,隔了老远。
这该是多大一座古墓啊
在三千年左右的古代,能有这么大墓地的,不可能仅仅只是有钱人这么简单。
必定是个及其有权有地位的人。
要是墓主人身份明确,估计又要震惊考古界了。
随着地震的事情平息,后续的工作人员6续进场,瞿秋离这个编外人员倒是闲下来了,时不时去搭个手,帮个忙就行。
这天,万里无云,瞿秋离难得感慨,这里的景色其实还是非常不错的,难怪那古墓的主人要把墓地定在了自己。
忍不住拍了几张照片,了个朋友圈。
不到半个小时,蔺向禹的信息了过来。
蔺向禹“你在玉钩山考古”
作者有话要说
两个垃圾下线的事情,不要慌。
银手镯配绿马甲,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明天上夹子呀,所以会很晚更新。
为了补偿大家,明日更新一万。
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