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挺麻烦,三十年过去了,那地址还正确吗
为的道长将信件给了另外一位喜欢四处游走的师弟,“师弟,你看看,去过这个地方吗”
师弟摩挲着小胡子,“看起来有点眼熟,好像是什么古玩市场吧就在安市。”
说着,他还拿手机搜了一下,“还真是古玩市场,这地方好几十年都没变过了。”
所以地址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年纪小的道长趁着师兄们还在看信,他已经调皮的将锦盒打开了,“我还以为是什么呢,结果是几本书啊。”
语气里还有点失望呢。
但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不属于他们道观,他们应该要物归原主的。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到底要不要去跑这一趟。
老观主信中说了,那位瞿先生是三十年前把东西寄存在这里的,这都过了三十年了,就算地址正确,但到地方还找得到人吗
再则,这信上的日期,好像就这几天了。
为的道长想了想,“看日期,就应该是最近了,如果到最后的期限,那位瞿先生还没来取,我们再给他送吧。”
别白跑一趟。
再说了,如果不是他们今天挖坑,还不知道这回事呢。
他的话,得到了一众师兄弟们的认可,只将这锦盒妥善的放在了道观里。
眼瞅着时间将近,瞿秋离这边也不慌,带着老观主给他的交换信件,驱车去了道观。
反正,当时那老道长也说过,希望他能自己去取。
至于东西有没有保存下来,或者有没有被人贪墨,去看看就知道了。
道观里一片萧瑟,十分冷清。
“道友是来上香的吗”
年轻道长出来接待,“前面可以免费领一柱清香,不花钱的。”
这道观都穷成这样了,还免费香烛。
瞿秋离笑笑,直接拿出了信封,“小道长,我这里有一封老观主给我父亲留下的亲笔信。”
小道长一愣,“请问您贵姓”
“免贵姓瞿。”
瞿秋离说“我家人之前在你们道观寄存过一点东西,我今天是过来取的,不知道小道长知不知道这个事情”
小道长心中惊诧不已,前几天才挖出来的东西,现在人家就找上门了。
这也太巧了吧。
要是这瞿先生早来了那么十天半个月,他们还不知道这个事情呢。
“那您跟我来,现在的观主不在观里,大师兄管事。”
看着样子是知道内情的了,瞿秋离有点好奇,毕竟这跟薛定谔的古墓还是有差别的。
古墓是还没有挖掘出来,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但他这些古书都是亲手交给观主的,也就是说,如果观主活到现在,他会莫名其妙多出一段记忆,而他的古书,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的呢
之前小和尚送古书过来,说的是他们整理以前的方丈的遗物才现的。
那这次呢
“要说起来,我家里人很早就跟我说了这个事情,但他们一定要我今年这个月才能过来取。”
瞿秋离不着痕迹的套话,“也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道理。”
小道长也没多想,“其实,我们也是前几天才把您的东西挖出来,反正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埋进去的,你现在过来取,也正凑巧了。”
瞿秋离若有所思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看样子,无论他是怎么跟老观主说的,是以什么方式交给对方的,但只要对方有心帮他保存,那就完全没有问题。
想到这一点,瞿秋离心里又激动了。
两次的试验都很成功,那也就代表着,他可以继续下一步的行动了。
瞿秋离跟管事的道长交换了信息,成功的拿到了古书。
这次他也一样,故技重施,捐了两万块钱的香火钱,同样找了个借口,走的私帐。
管事道长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他们也没再说些什么。
到底是老观主留下的东西,让他们现在也算是遵守了承诺。
瞿秋离带着古书回了古玩铺子,直接让刁小芸上架了。
这不是什么稀罕的古书,卖不上什么高价,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再则,这些东西还是有收藏意义的。
刁小芸还挺新奇,“老板,您从哪里弄来这么两套启蒙书啊看着还挺新,这得是人家一代一代都小心翼翼才能传下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