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然出兵,胜负难料,但能被张自成赏识的人,皇帝却并未在武试名录上见到有人胜了张辛的记载。
“此人是何姓名?”
皇帝问道。
张自成状作恭敬,“江忱。”
“江忱?”
皇帝表情匪夷所思,说道,“赵大人家中一案,也与这人相关?”
“正是,臣极力反对彻查,便是知道了江忱与此案相关,赵秉之为救儿子,定然会将此事推拖到这人身上,老臣惜才之心,望皇上见谅!”
“江忱……”
皇帝微微惊愕。
又是他,每次纵火都有他。
半晌,皇上笑着问,“那张大人可知江忱是何身份?”
“臣不知。”
“他师从常晚风。”
皇帝说完看向张自成,见他神情微动,补充说道,“正是大理寺少卿,常晚风。”
这名字自从张自成返京之日起,就被提起过无数次,他不禁心中讶然,揣摩着……
“江忱我曾见过一二次,还尚年少,半年前犯了错事被常大人罚戒离家半年,这刚一回来,又是不安生,恐难成事。”
言尽于此,文德帝不再多说。
事已定,不管是谁出征,他这皇帝不过就是按着大臣们的意思下个旨罢了。接连数日服药,他身子早已虚虚垮垮,不知还能撑到几时。
只要有人能带兵,那便罢了。这江山他守一日算一日,也算是拼尽心力了。
此消息由明太殿传到中书省,不经复核直接宣圣旨到常晚风府上。
大理寺少卿被破格转职为赤燕军行军总领,封号靖策,从册封礼到册封诏书下达不过用了两天时间。直至府邸“常府”
二字牌匾被换成赫然的“将军府”
三字,虽说都在计划之中,但常晚风仍旧茫然一瞬。
接下来的几日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恭喜将军,荣丰高位”
四个字从不同的人口中说出,剩下的便是旁敲侧击,多亏大将军张自成提拔,常晚风皮笑肉不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