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某背后,还有百姓。”
沈一石脸色表情变得悲伤:“海知县果然是爱民的好官,只可惜,像你这种官,大明朝太少了。”
“零零碎碎一两个,如何挽天倾?大明也不缺一两个修补匠。”
蒋千户在岸边大喊:“磨蹭什么,开船买田。”
海瑞身影纹丝未动。
蒋千户不耐烦了:“你是聋子不成,海知县,我可要提醒你,这个议案,是巡抚衙门,臬司衙门一致决定要施行的,你做要做,不做也要做。”
最后,他恶狠狠补上一句:“你若还不做,那么我就帮你做。”
“来人,去县衙把田契,公文,大印通通拿过来,给海老爷。”
话音刚落,马蹄掀起尘土。
建德县丞,主簿被推搡着上前,被安排着做统计登记工作。
岸边也放开了口子,灾民一波波靠近岸边,眼巴巴看着满船的粮食。
人群的情绪一开始先是喜悦,随后是悲伤,看到船上灯笼映衬的字,不由得泛起愤怒。
沈一石看着海瑞:“海知县为何不动?”
“我在等人。”
海瑞的视线看向北边的驿道。
“等谁?李知县?如今就算他来,又能做什么呢?”
“无需他做什么,反正……”
,海瑞笃定:“这绸布,你始终还是要扯下来的。”
沈一石笑了:“海知县何出此言?”
“你没有活路了,从你参与毁堤淹田一事开始,就注定没了活路,我不知道你弄这一出是为了什么,也不想知道。”
“有个人和我说过,你必死,而且你也知道你必死,从我认识他开始,他预料的事都没有错过。”
沈一石突然有种被看光的尴尬:“何人?居然能让大名鼎鼎的海刚峰如此评价。”
“出身富贵,却知民间疾苦,年纪轻轻,但识人知事透彻,腹有千般道理并知行合一,我海瑞,从未见过如此亲民爱民的官,淳安知县李青云。”
“他如何与你说的,我真就必死?”
沈一石似乎有些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