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如果表论文的话,绝对能够登上《自然》!”
“谁要上《自然》?”
众人回头,现来巡查的骆垚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他们的身后。
“骆工,我们说我们研的第一壁材料的增韧剂有了突破,论文的话肯定能上《自然》!”
骆垚打破了这些人的幻想。
“如果你们真的有了突破,大概率不能论文。”
虽然这事早有预料,但卫莎还是感叹了起来。
好不容易有个名扬天下的机会,现在看来,没了。
“我其实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论文了,这不还是很好吗?”
骆垚尝试着安慰这群研究员。
卫莎等人被好心的骆垚一安慰,更郁闷了起来。
他们和骆垚怎么比啊?
骆垚一辈子的成就是他们永远都达不到的高度,现在估计是这辈子唯一一次可以上《自然》的机会了。
卫莎等人心里难免郁闷。
不过他们也知道,现在不能对外公布肯定有骆垚的原因。
有些项目为了争夺论文署名权,会刻意压论文,不让团队成员表,但骆垚肯定不是这种人。
因为骆垚身为两院院士和人民科学家,再怎么样,也不会瞧上他们的论文的。
“好,我们听从骆工您的安排!”
卫莎稍微想了一下,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增韧剂都造好了,接下来就是实验和量产的问题了,在这个时候,领导们觉得有些事情就没有必要藏着掖着了。
毕竟,挑梁小丑上蹿下跳的样子太烦人了。
等到王野和文物专家们带着文物从约翰国回来后,科技委的人就开始着手准备起了这件事。
可控核聚变领域从骆垚找到观测等离子体湍流现象的方法到华国科研团队退出ITeR计划,整个领域的科研人员们都感受到了不太平。
这一时期,可控核聚变领域的研究人员们陷入了一种深深的迷茫和不安之中,他们对于未来的展方向感到担忧,担心这些变化会给领域的展带来负面影响。
骆垚找到的观测等离子体湍流现象的方法,本来被认为是一项重大突破,为可控核聚变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华国科研团队退出ITeR计划却给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打击,这一决定不仅让ITeR计划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受到质疑,也使得整个领域的合作格局生了变化。
ITeR计划的成员更是没有以往的积极,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忙碌起了自己的聚变反应堆。
连诺亚这个理事长,都对ITeR计划的合作事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华国突然宣布一个消息。
骆垚团队研的核聚变反应装置,已经完成六十二分钟的磁约束实验了!
消息出后,整个蓝星像是被陨石撞击了一样,各行各业都生了动荡!
六十二分钟?!
在大家都在以秒计算磁约束实验时间的时候,华国人就用分钟来计算了?
并且还是惊人的六十二分钟!
这会不会公布错了?
一时间,猜想声四起。
丑国,国家核聚变实验室。
“莫克先生,不好了,华国那边说他们已经实现了六十二分钟的磁约束实验了!”
穿着白大褂的莫克皱眉,说:“你从哪儿得来的消息。”
“网络上,是由华国科研团队自己公布出来的!”
“不可能啊,前段时间他们还在购买其他国家淘汰的旧托卡马克,现在就实现了六十二分钟的磁约束实验了?我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