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长笑道:“冬天太冷了,没有人愿意出门。再加上冬日里最费钱,不管是柴火还是煤炭这些都贵着。比方说这柴火,往日里只卖四文钱一捆,到了冬日里有要钱六文钱的,还有要价八文的。镇上生活的这些人家有的是家里的田地多租出去给人种,还是靠着老天爷吃饭。还有的就是做点小本买卖,要是没人来买东西,这小本买卖也赚不到几个子。”
“要说我们镇上一般都是种辣椒、沙棘、柿子、花生这类的,其余的我便见得少了,冬日里橙子跟柚子,还有梨子也有,好吃着,但就是卖不上什么价。”
郑山辞点头,“辣椒市面上是两文钱一斤,县衙里开了辣酱坊,县衙里收辣椒三文一斤,我本想是开春后再让江主簿写告示的,现今遇见镇长了,便跟镇长说说。”
东安镇镇长心中一喜,别只单单看多收了一文,这量大起来就能多很多的钱了。镇长把这件事记下了,等明日他就让各个村的里正来一趟,把这个消息散出去。
“明年开春还可以种植其他的,到时候衙门会贴告示出来,也会喊小吏来跟你们几个镇的镇长说说。”
郑山辞说道。
看来郑大人这是想在新奉县大展身手,只要是对新奉县好的事,他自然是乐见其成。等开春的时候等着郑大人的告示就成了。
下午工房的人把裂缝补上了,工房的人嘱咐道:“这段路少踩,免得又压坏了。这里要保持湿润,但不能有太多的雪,早上和晚上都各自来扫一趟雪。”
另外郑山辞面前还多了五个生面孔,其中一个人恭敬的向郑山辞见礼说道:“郑大人,这个气候不适合在井眼,我们看了一圈,由于有积雪覆盖,找井眼太困难了。冬天还有三个月,我们想了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应付一二。”
郑山辞说:“你说说看。”
工房的人做了竹管,这竹管连接够长,在竹管的最上面有一个升起来的挤压器。
“郑大人,我们把竹管伸进去固定好,只要没出意外就成,这里只要把手往下压,就能产生水压,把河里的水吸进来,要是没有水压,河面的水也不会流出来。”
郑山辞:“……”
人才啊。
“好,等明年开春,你们来东安镇给镇上打两口井。”
工房的人开口应下来。
这一趟把东安镇的问题解决了,郑山辞便也回衙门了。
东安镇镇长让人提了一个水桶来,试了试这个水压,他们紧紧的盯着木桶,果真从竹管里出水了。
“还是县衙里的人更有本事啊。”
镇长感叹一句。
他给县衙里写公文没想到还让县令亲自来了一趟,这种的辣椒以后也不怕没人收了,有县衙兜底。市面上辣椒多了,那些商人也不是傻的,还要再压价。
县衙里统一收了去,又省事钱又多。
“明年开春多打两口井,这便够喝水了。”
镇长说道:“让人去立个牌子不能在修补好的路上乱逛,要是把路面又弄裂开了,就把人抓进大牢去。”
在县衙里做事,这就是灵活的,随时可以会遇见突的状态。
……
虞澜意在家睡醒了就去用了早膳,然后问邓雪:“大哥大嫂去哪了,还有小弟。”
“少爷,他们都在屋子里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