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长身影又低了些,“贵人自有高见,鄙人怎敢妄言。”
那人冷笑出声,“我记得前段时间你同我提过,你家妻子一个远房长兄是前朝漳州某地知府两榜进士,因为有点小过失,大周新立时未被启用,如今等着各地的缺递补。”
那人一顿,继续道“我倒觉得,你们亲人团聚不失为一件美事,只是不知道区区汝宁县令,是否委屈了他?”
山长跪了下去,“贵人折煞我二人了,我这位朋友素来忠贯白日,可惜受冤蒙尘,若能为贵人做事,是我二人前世积德,我二人必肝脑涂地,以报贵人提携之恩。”
默了半晌,那人似是觉得好笑,不禁连连嗤笑出声,似嘲似讽,六娘却觉听着此人声音,心内不适,连手臂上的汗毛根根树立。
六娘正自疑惑,二人是否说完话,要离去?
眼眸一抬,却见那人移了步子,似是向她这边而来,六娘呼吸一滞。
她虽不识得此人,可却觉此人威势重重,性子又阴晴不定,远非她能冒犯之人,若是知道她偷听了他的话,哪怕事情与她并无关系,亦未必有她的好果子吃。
想着六娘觉得自己指尖流过一阵阵麻意,她僵持这个姿势太久了。
金丝祥云纹的皂靴踏着步子,一步一步向她走近,六娘甚至看清了他藏青色直裰上暗绣着的祥云纹,六娘微微偏头垂眸不敢再瞧。
六娘觉得自己呼吸要彻底停滞了。
直到传来书册间呲呲的摩擦声,声音细微,恰落在不远不近处,六娘的眼睛张开一条细密的缝。
却见那绣着金丝的皂靴停在六娘两个书隔前,与她不过五六尺远,所幸,她藏的矮整个人被层层叠叠的书册淹没,她存着一丝侥幸。
良久令人窒息的沉寂后,那人突然开了口,“起来吧,前日,有人快马加鞭来报,吏部的敕牒已发,估计不足月余,他就领了敕牒到汝宁了。”
六娘斗胆睁开眼,将视线轻轻上移,那人取了本书册,在手里随意翻着,原来是背对着她。
“原来贵人早已安排妥当,真是深谋远虑,多谢贵人……”
山长如蒙大恩,感激涕零,口中连连道谢。
那人却轻笑了两声,继而声音儒雅如初,“文朔楼不愧是胶州蔚为壮观的藏书之地,这孤本如汗牛充栋,有些竟连我也难得一见。”
“贵人若是喜欢,尽管点名,鄙人命人将孤本送去贵人府中。”
“怎敢侵占山长爱物。”
那人将书册撂回原处,终于抬步走远,他拉开文朔楼的门,六娘看到他的直裰被风吹得向后微摆。
“还请山长不要忘了你今日所言。”
那人丢下一句话走出去,山长滞了片刻,方疾步跟上。
六娘终于长出一口气,身后津了凉凉一层薄汗。
无意间偷听了别人的秘辛,此地哪能再留,六娘从袖口拿出玥娘要借的画本子,抱在胸前,悄悄推开门正欲离去。
却见远处纪瑶琴穿着一身墨蓝色大氅向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