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韶华道:“要带多少精兵前去,也得仔细商榷。暂且不急。你心中先有个数。等商议妥当了,再启程不迟。趁着这段时日,你先好好歇一歇。”
送国书前去柔然,兵太多了不合适,兵少了也不行。带多少精兵前去,就是一件值得商榷的大事。
还得准备粮草辎重,又是让兵部户部都头痛的大事。
当然了,这些后勤内务,左大将军都不必理会。他要做的,就是领着大梁精兵,去草原走一趟,扬一扬国威。顺便将他左锋的名字,永远落在青史上。
左大将军按捺下心里的激越,拱手领命。
左大将军出宫后,没去军营,也没回府,而是去了王家,见昔日恩主王丞相。
王瑾在三年前娶妻,隔年就生了一个女儿。
王丞相一开始颇有些遗憾。以后王瑾就是有儿子,年龄和宝儿公主也相差得太多了。王家出一位太子夫的奢望是彻底落空了。
不过,孙女日渐长大,白白胖胖粉雕玉琢,且伶牙俐齿很是聪慧。王丞相闲着无事,索性亲自带起了孙女。
左大将军来的时候,王丞相正笑眯眯地教孙女背诗哪!
“慧姐儿,叫威远公。”
两岁多的小小女童,晃着小脑袋,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威远公”
。头上的珠花也跟着一颤一颤。
左大将军失笑:“丞相大人这是在臊我哪!”
他乐意被人叫威远公。王丞相对宁国公这个称呼却没那么喜爱,还是更乐意被称呼丞相大人。
王丞相哈哈一笑,让奶娘抱慧姐儿退下,令人上了一壶好茶。
左大将军喝了一杯清茶,将宫中之行道来:“……皇上雄图伟略,志向高远。走一步,想的是十步百步。”
“此去草原之行,如果能成功,便能彻底震慑住草原各部落。换来边境的长久安宁。”
王丞相深深看一眼左大将军:“这才是真正的不世奇功。”
“不过,这一趟也十分凶险。万一弄巧成拙,或是有胆大头铁的,拼着同归于尽也要动手。你可就没命回来了。”
“左锋,你可得想好了。”
左大将军挑了挑眉头,一派豪气干云:“我已经下定决心,不用再多想了。”
王丞相哂然:“那你还来见我做什么?”
左大将军肃容道:“我来和丞相大人辞别。如果此行顺遂,也就罢了。若是我回不来了,还请丞相大人照拂左家。”
王丞相自嘲一笑:“我一个下台丞相过气老臣徒有虚名的国公,哪来的能耐照拂左家儿郎。”
左大将军诚恳地说道:“丞相大人何必自谦。皇上对丞相大人敬重有加。四公子如今做着吏部侍郎,熬几年资历,就是现成的吏部尚书。只要四公子抬一抬手,左家儿郎便有一座大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