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使吴相宜伤心难过,他也不想以此为辩解将自己从这件事当中摘除干净。
但其实吴相宜早将前因后果了解清楚。
“我今日约你在这,不是想听你说这个的。”
吴相宜心口微微发紧,“你欠我的,何止一句抱歉就能抹平的。”
微一侧头,望向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湖上有水鸟成对泛水,有那么一瞬,像极了家乡的芦苇水泊。
她仍记得,徐朝初到她家时还是个瘦弱的小子,衣衫褴褛,脸色奇差,一双眼睛却亮晶晶的。
后来两个人一齐长大,再后来父亲去世,她伤心过度几回晕厥,那段亲人离世的连阴天,亦是他拉着她的手陪她挺过来。
为了供他念书,两个人节衣缩食也好,吃糠咽菜也罢,吴相宜从来没觉得委屈过,因她一早认定徐朝便是她这辈子的依靠,是她的良人,可为什么转身之间一切就都变得这样糟糕了呢?
“我若早能想起我若早能想起”
吴相宜一流泪便不由让他想到今晨泪如雨下的陶雨霏,她明晃晃的横在二人之间,使他不能无视,这般撕扯之感,足可让他崩溃,心似刀割。
吴相宜回过头,目光重新投到他面上,一字一句地问:“若是你能早点想起来,会来找我吗?”
“会!我当然会!”
徐朝猛抬起脸,眼睑早有潮意,这一次没有回避,“在我心里,你早就是我的妻子,我怎会留你一人在乡下吃苦!”
在吴相宜眼中,徐朝从来不是花言巧语之人,亦从来没有欺骗过她,在得到他这句肯定时,心里多少是有些欣慰的。
不觉连语气也和软下来,有所期待,“那现在怎么办?”
这句话问出之后,对面的人竟失声未作答。
犹豫不过是一瞬,在女子看来,却长过半生。
“相宜,我需要时间,”
他眸光闪动一下,回答很模糊,神色微难,同时从怀中掏出一张银票,递到相宜面前,“这是我的全部,你先拿去用来在京中落脚,等等我,好吗?”
讲出来的每一句话若落于纸上吴相宜必都识得,可串在一起听在耳里便难懂了,望着徐朝递过来的那张一百两银票,吴相宜由困惑到恍然,聚眉忽然舒展,不由冷笑,“这是你对我的补偿对吗?我若接过,就代表你我缘分由其买断,是不是?”
“不,你误会了,我并无此意,我只是不想见你吃苦”
徐朝忙解释。
又是两行热泪流下,吴相宜视线由那张冷冰冰的银票睁挪到眼前人面上,“好,就当是我误会其实这件事并不难,你若真觉着对不起我,只需要同陶家小姐和离便是,你我二人与从前一样。”
“你肯不肯?”
此话问得突然,徐朝一下子怔住。
于情于理,此法自然可行,只是他虽爱相宜,可心里也有陶雨霏的位置。
这一年时间并非空白,当他不晓得吴相宜的存在时,眼里只有陶雨霏,这是不争的事实,他自第一眼见陶雨霏,便心生喜欢。
他的这段沉默换来吴相宜的了然,原本的那点期待终一点点寂灭,她无奈笑笑,抬手自拭泪水,满指的潮湿。
“答案我已经知道了。”
硬将满腹的苦楚咽下,故作坚强哽咽讽刺道,“你我自小青梅竹马,竟抵不过她出现短短一年,我过去的那些岁月原来是不值钱的。”
“徐大人不是池中之物,早年不过是贵人落尘,才让小女子拾了几年便宜,小女子有自知之名,不敢在大人面前造次使大人为难,那么大人的赏赐我便收下了。”
探身取过他手上那张单薄的银票叠好,强颜欢笑揣入怀中,“吴相宜祝徐大人与陶家小姐白头到老,子孙满堂。”
话毕,吴相宜利落转身,全不拖泥带水。
徐朝有口难言,夺步挡在吴相宜面前拦了她的去路,匆忙解释:“相宜,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求你给我时间,我一定能处理好一切的”
此刻吴相宜已经心灰意冷气得浑身发抖,若再耽搁一会儿,连她自己也不晓得会发出什么疯,只咬着牙抱臂退后两步警告:“走开,走得远远的,不要碰我”
“相宜”
“稻花丰年哥”
忍耐已是极限,连自己的名字从这人口中唤出都觉着恶心,她终是歇斯底里尖叫起来。
一直藏在树后的兄妹俩闻声从草棵子里窜出来,以最快的速度奔入亭中,唐薏一把将吴相宜搂在怀里护着她离开,刘丰年则手疾眼快揪起徐朝的衣襟将他拉到角落里。
身后有拳脚声响一下一下重重砸下,徐朝虽一声未吭但吴相宜知道他遇上刘丰年,少不得又要挨顿痛打。
这回刘丰年比昨日下手还要重,那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根本招架不住。
湖岸边一艘看似无人的泊船二楼,有人将亭中景色尽收眼底,刘丰年一拳挥下去,连一旁小厮都不忍心看,忍不住提醒道:“公子,徐大人被打得惨,小人要不要过去帮一把?”
陶文璟对此倒显得很冷静,似看戏一般不紧不慢摸着茶盏上的水痕,“不必管,死不了人的。”
唐薏回筠松居时踏着日落,心里憋着对徐朝的怨气,一脚踢开房门,惊得桌案前的江观云猛回过身。
本以为哪个胆大包天的敢在这里放肆,见是唐薏入门之后笑意忍不住浮面。
走了快一天,有些想她了。
不过见她一脸菜色进门,大咧咧坐到罗汉榻上,气氛不对。
将手上公文暂放桌上,他倒了一杯温茶端到榻前朝她递过去,“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