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这个长子,就算想掺和到夺嫡之争里,恐怕也没人看得上他。
“是!”
年希尧连忙颔首。
“这第二件事,和四丫头有关,她如今身子康健,阿玛便很高兴了,能不能赚银子,倒是其次,只不过……我瞧着四丫头挺喜欢捣鼓这些,和其他闺阁女儿有些不一样,就随她去吧。”
“额娘在世时,喜欢做的事也颇多,儿子这琴艺和数术,还是额娘启蒙的呢,小妹倒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我们就她这么一个妹妹,她想做什么,自然由着她。”
年希尧笑道。
“不错!”
年羹尧也跟着点头。
“年一过,四丫头就虚岁十六了,是个大姑娘了,也该说亲了,可四丫头之前患有心疾,许多人都知道,毕竟……她选秀落选,就是因为有心疾,这两年,倒是有人上门提亲,我虽愿意女儿低嫁,却不想把女儿嫁给那些歪瓜裂枣。”
年遐龄一提起这件事儿,就有些生气。
“那几个想求娶四丫头的,要么身子也不好,要么瘸腿,其中还有一个,虽是八旗贵胄子弟,可他人差不多快眼盲了,几尺距离都看不清人,我怎么可能把四丫头嫁过去?”
“简直欺人太甚!”
年羹尧听了之后顿时怒了。
这件事,他还是头一回听阿玛说起。
“咱们小妹多好啊,若是嫁给那样的人,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我宁愿小妹不嫁,也不能让她找这样的人做夫君。”
年希尧皱眉说道。
年遐龄闻言点头:“不错,我也问过四丫头的意思了,就让她招赘吧,倘若明年春闱考中进土的人当中有样貌才学不错,人品也极好的,哪怕出身低一些,也不打紧,只要能入四丫头的眼即可。”
“好,就依四妹妹的。”
年羹尧道。
年家如今已经很风光了,倒是不用女儿家去帮着奔前程,靠他们这些男丁就行。
他们就这么一个妹妹,自然希望她得偿所愿。
选婿
……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礼部举行会试,于月底放榜,共录进土一百七十七名。
五日后,将在太和殿举行殿试。
凡中进土者,都摩拳擦掌。
即便不能在殿试中名列三甲,可只要能入皇帝的眼,进了翰林院,便可以平步青云了。
这几日,京城那些茶楼和书斋,是进土们最常去的地方,大家以文会友,为即将到来的殿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