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角色创造类是什么意思 > 何谓戏剧作曲家(第1页)

何谓戏剧作曲家(第1页)

何谓戏剧作曲家?

在一部戏剧作品中为音乐找一个合适的定位并非易事。这恰恰因为音乐自身即是一门相当独立的艺术。音乐同样可谓“更好的”

“理想的”

生活的化身。音乐载着我们在节奏中前行,它有助于我们的工作,我们的情绪会随着产生某种“气压”

的旋律而变化;即使死亡,在音乐的陪伴下也显得容易一些,否则为什么全世界所有的军队都拥有出类拔萃的军乐团?音乐不仅是世界上最独立的艺术,也是最复杂、最抽象的。它无须借助任何外力即可充分表达自己,然而它是作为辅助手段被引入戏剧作品的。它的巨大力量必须服从于作品的通盘考虑。

所以说,在戏剧作品中纳入任何现成的,并非特意为之创作的音乐作品是个巨大的错误,哪怕这音乐确实遵循了纯粹的音乐法则。他们试图把音乐硬生生地塞进作品中,削足适履,重新编排。一般说来,这样做会引发导演和作曲家之间的种种误会。作曲家奉行音乐理论、音乐结构与音乐和谐的法则,导演和演员恪守的则是戏剧理论、戏剧结构与戏剧和谐的法则。这两者分属全然不同的领域。

为什么大多数歌手都是蹩脚的演员呢?因为他们必须把自己彻底交付给音乐法则,为此不惜牺牲生活的真实。依赖管弦乐队或者独奏乐器,借助铜管乐器或者弦乐器破空而来的音符

,表达昂扬激越的情绪,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人类的精神要表达同样强烈的情感,却是通过意味深长的沉默、无声胜有声的停顿来实现的。音乐法则要求演员和管弦乐队都把握住铜管乐器奏出的强劲有力的音符,为此他要付出全部的精神力量和身体力量,把他从“正在经历的角色”

里拽出来,而那正是创造性演出中唯一的大事。另一方面,如果演员对角色的“精神阐释”

倾注了过多心力,他通常会被指责忽视了音乐,对作曲家过于轻慢。夏里亚宾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8311536408311oebpschapter15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a93e58805538b46a457a205ff69c68216e5"

data-der-srcbackup="

imagesnote。jpg"

>#pageNote#0就曾频频为此而受责难,因为他在舞台上一直遵循着自己的精神至上的法则。

戏剧有个惯例,就是管弦乐队于幕间休息时在乐池里、在垂落的幕布前演奏。你会看到乐手们信步走进乐池,彼此致意,擤鼻涕;你能听到他们谈论各自的私事,给乐器调音。换言之,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冒犯了基本的戏剧问题——戳穿了戏剧的神秘性。为什么我们不应该目睹演员当众化装、穿戏服呢?为什么我们看不到置景工布置舞台呢?戏剧演出间隙的音乐的确与之不协调。严肃的戏剧和幕间演奏的欢快旋律——哪怕出自优秀的作曲家之手——之间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在歌剧以及轻歌剧中,音乐占据了主导地位。戏剧彻底听命于乐队指挥的指挥棒,即使它与“生活”

的指挥棒彼此扞格。在这样

的例子中,戏剧的艺术从属于音乐的艺术,音乐的艺术拥有清晰协调的理论、经久不衰的法则;而这种娱乐性质的戏剧,无非是一个大杂烩,剧作家、演员、设计师和导演各自为战,然后再把他们的工作成果煞有介事地拼凑到一起,既没有连贯各环节的整体目标,也缺少明确的法则和规定,因为——“在戏剧中,诸事俱可为”

另一方面,在戏剧作品中,音乐的情形则截然不同。首先,即使拥有扎实的理论,音乐也必须完全服从戏剧作品的主要问题。其次,在真正的创造性戏剧中,音乐仅占据次要地位,即或不是仅仅充当背景,也不过是整部作品的色彩之一,这一点必须被彻底理解。再次,配乐里乐器的数量与种类,以及某一特定乐器的音调强度,必须与作品主调的整体强度相一致。

我们不妨以霍普特曼

note"

src="

m。cmread。wfbrdnewbooks198311536408311oebpschapter15imagesnote。jpg"

data-der-atmosid="

5527c1c8aa93e58805538b46a457a205ff69c68216e5"

data-der-srcbackup="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