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义金兰,佛事成缘。取经四圣后继者,四小登程传经篇。共涉千山万水,同历生死患难。经乃因果之真经,播撒尘世唤良善。心有灵犀意相通,斩妖除怪魔胆寒。度苦船未停,日何舱中眠?
却说四个娃娃,离了太白山天池,继续传经之路,约有半月光景,这一日又远远望见一座大山,这山由无数座状似莲花般的奇峰组成,连绵不断,难望尽头,风光秀丽,虽无五岳之雄峻,却有千峰之壮美,独特之群峦英姿,如一幅无穷无尽的天然画卷,展现在大地之上,蔚为壮观。
四个娃娃不禁啧啧称奇,憨娃又禁不住诗兴大,骑在小河马上高声吟道:
苍天撒下莲花稠,落地九百九十九。
赏得此地千峰秀,不观五岳也弗愁!
憨娃正感慨,忽闻头顶有人高声喊喝:“下面是哪里来的游子,情真挚,果然好诗!”
四个娃娃仰观瞧,原来他们已然来到一处山峰脚下,头顶峰峦之上有一巨大岩石形成的平台,那里并排站立四人,一般高矮,因离得甚远看不清容貌,但四人所穿衣着确是十分醒目,白蓝黄紫四色,随风鼓荡,居高临下,脚下白云浮动,犹如神仙般飘逸。
憨娃闻有人夸他的诗文,心中甚喜,忙应道:“上面是哪路仙神下凡,憨娃有幸能否一睹尊颜?”
上面四人中有人笑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能交到你们这样的朋友吾等甚欢,如有兴就登顶相见,这里可是一览众山小,风景这边独好,不赏此景,终身遗憾矣!”
憨娃看看木娃,征询他意?木娃点道:“如此甚好,咱们正不知寻何人探寻这里的风土人情,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咱们这就上山见见这四个奇人。”
一行人兽,顺着山道攀向山顶,这山道十分陡峭,崎岖难走,且荆棘丫叉,薜萝牵绕,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却是光秃的山峰,其上多沙少土,无草无木,如和尚光秃的头,但让四个娃娃深感惊奇的是,在这峰顶之上却坐落着五尊佛像,既日月灯佛、阿閦佛、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和焰肩佛。正是那:
日月灯佛:
日以照昼造众生,月以照夜破无明。
灯照昼夜真俗并,圆融无碍佛为灯。
阿閦佛:
不动如来妙喜转,菩提之心定如山。
七宝树下获禅缘,不起嗔恚为誓愿。
释迦牟尼佛:
光芒万丈降世间,无欲无求恋佛禅。
大彻大悟为世尊,莲花座上统坤乾。
无量寿佛:
无量光明照独行,往生极乐净土宗。
大慈大悲度众生,阿弥陀佛显神明。
焰肩佛:
智慧光明是为焰,二智担荷在两肩。
清净寂寞境界中,普度众生善缘满。
佛像旁边一块巨石上刻着斗大的三个大字:“五佛顶”
,此时那四个奇人就站在佛像近前,竟是四个俊秀公子,你看他们虽皆俊秀,却各不相同:
头一位:
高贵淡雅,俊美神体。目若秋水明,似雪面白皙。一袭月色帛长衣,身形颀长显纤细。漆如夜洒肩披,白玉扇面指弹击。好一个傅粉何郎空灵子,王者之气万人迷。
第二位:
风流倜傥,俊微扬。暧魅目中流,淡金色脸庞。体罩长衫黄绸制,身材高挑貌轩昂。泻桔泉肩两侧,手持银莲释芳香。好一个潇洒无羁浪公子,狂蜂浪蝶掷果郎。
第三位:
雅人深致,英俊潇洒。五官清俊秀,头顶挽黑。冰蓝长袍绣竹花,高挑身姿却优雅。文房四宝箱笼背,眼观秀景绘图画。好一个翰林子墨一儒生,慧业才子书香家。
第四位: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双眸射寒星,满面焕容光。乌如波飘逸逸,皂色披风鼓荡荡。腰间悬剑晓清寒,骨健筋强气宇昂。好一个撼天狮子下云端,摇地麒麟立山岗。
四个娃娃一见这四个俊公子,不禁心中赞叹,这凡尘之界竟有如此俊美的男子!那四个公子一见这四个娃娃也是大为惊讶,看他们四个童子,仙衣神器,脚下似有祥云浮动,身周隐现祥光瑞霭,身后还跟着三只神兽,不禁心中顿生敬慕之感。
那身穿白色长衫的俊雅公子很有礼貌的对四个娃娃询道:“敢问四位仙童,是哪座仙山道场的神童,今降凡尘,来到此地?俺们四个凡尘俗子能与四位相遇,乃是一生修来的福分,如不见外咱们可一同游览这山水佳景,交个朋友如何?”
木娃微笑应道:“阿弥陀佛!不瞒四位小哥,俺们乃是如来佛祖的传经使者,今日路经此地,不知四位小哥尊姓大名?仙居何处?”
那白衣公子笑道:“原来是佛祖的使者,难怪如此与众不同,不敢相瞒,俺们是‘圣山四士’,吾是‘圣山空灵士’;在‘圣山四士’中排行在三;这个穿黄袍的是‘圣山风流士’排行老四;那个穿蓝衫的是‘圣山翰林士’乃是老大;这最后一位称作‘圣山神剑士’排行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