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绿林迷传纪录片 > 第三十七回 碧云擒雷正入伙 全明邀冯平出山(第2页)

第三十七回 碧云擒雷正入伙 全明邀冯平出山(第2页)

雷正尴尬道:“阵上千变万化,使各种手段都不为过。只是我那兄弟不知中了二位姐姐什么暗器,生死不明,还求二位救人救到底,饶了小弟一命!”

碧云听了,忙命成芳救人,成芳只得上前施药,解了王冲伤口上的毒,不一会,王冲才慢慢恢复过来,雷正见了,惊叹不已,忙施礼谢了,道:“二位大姐有如此功夫,实令我等敬佩不已!若不嫌弃,雷某想请两位巾帼英雄上山一聚。不知能否赏脸?”

孙碧云听了,正求之不得,道:“既然雷寨主如此豪爽,哪有不去之理。”

雷正听了,大喜,忙让众喽啰收拾王冲起身,一同来到蟠龙寨。

到了寨中,分宾主坐下,雷正才问碧云、成芳的大名和来历,成芳笑道:“雷寨主,坐在你跟前的就是西乡东落寨大头领孙碧云孙寨主。今日是刚游完衡山,要回山寨,借道从你蟠龙寨经过。”

雷正听了大惊,忙离座施礼,道:“原来女英雄就是女豪杰孙大头领,那么这位姐姐该是飞针毒手成夫人了。雷正早闻大名,如雷贯耳,真是失敬、失敬了!”

王冲也忙起来施礼道:“只怪小的不识真颜,言行多有冒犯,还望二位头领宽恕。”

孙碧云笑了笑,道:“不知者不为罪,不打不相识嘛,何必如此多礼。”

成芳也笑道:“原来在绿林中,我还享有这个好听的大名。”

说完,满堂大笑。

晚上,雷正设宴治酒,热情接待碧云二人,碧云乘大家喝得尽兴之际,正想劝雷正归顺东落寨,没有想雷正却拉着王冲的手,对碧云道:“孙大头领,我与二弟早就敬仰孙大头领和东落寨的豪杰。既然这么有缘,如不嫌弃的话,乘此机会,我与二弟想投奔东落寨,在孙寨主你手下做个头领。不知大头领意下如何?”

碧云一听,正中下怀,惊喜不已,道:“我也正要同你说这句话呢,没有想到我们都想到一块了!”

成芳听了,也欢喜不已,忙亲自斟酒,替碧云敬了雷正、王冲和山寨的众喽啰,欢迎雷正、王冲率众投靠,大家尽欢而散。

次日,雷正就同王冲收拾山寨财物,同众喽啰弃寨下山,跟随碧云和成芳,投奔东落寨而来,不提。

且说肖家庄一仗,刘尚大出风头,一连杀了张横、李洪生,接着又打败不可一世的肖雄,使成芳如愿亲手诛了杀父仇人,还缴获不少金银财宝及粮草,刘尚之勇在山寨上下传为佳话。大家这才佩服孙大头领慧眼识英雄,招得刘尚这等将才。孙碧云更是倍感欣慰,满面春风。孙碧云越感到,山寨要展壮大,就必须招纳贤能,不但需要刘尚这样的将才,更需要能出谋划策的谋士。于是召集众头领,商议招贤纳勇将之事。

夏全明道:“大头领的提议正是时候。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山寨不缺兵卒,缺勇将,缺谋士。昨夜入睡之时,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倒很适合做我山寨的军师。”

刘尚笑道:“夏头领,你不就是我东落寨的军师吗?”

夏全明摇头苦笑道:“说来惭愧,各位称我叫军师,我这军师,也只能是当前各山寨之间小打小闹的事,想点小聪明小计策尚可,将来山寨要展壮大,必面对强敌,就要有运筹帷幄千军万马的大智大谋之才。我今推荐此人,姓冯名平,字天师,此人才高八斗,有张良之才,孔明之智,曾与我有师徒之缘。如能请他出山,我东落寨武有刘尚、文有冯平,大头领便可高枕无忧了。”

孙碧云听了,大喜,道:“原来二哥还有这么一位高人,何不早说!此人现在何处?”

夏全明道:“此人现应在凤凰山中居住,距这里不过百余里地。但要请他出山,也得费一番功夫。一来,此人不常闲居在家,喜爱出游,我们要去找他,也得碰巧他在家才行;二来,吾师是清高之人,恐怕是不愿上山为匪的,要不然,也不会等到今日,须容我等细细谋划,想好计策,让他心甘情愿为我所用才行。”

孙碧云听了,正在思忖。

就在此时,一喽啰来报,说肖雄的二弟子王子成伤已好转,但不吃不喝,闹着要绝食。成芳听了,道:“一个恶徒,想死就让他死了好了,早死早投生,留下是个祸害。”

王六听了,忙道:“据我所知,这王子成与肖雄、张横等不同。他原本也是个山寨之主,一次偶然与肖雄相遇,生拼斗,技不如人,败于肖雄之手,才被肖雄收为徒弟。他不像张横、李洪生那般为虎作伥草菅人命,作恶不多,也没有参与杀害武林之人,罪不当死。”

唐林道:“王头领说得对,现正是用人之际,王子成功夫不俗,不如劝他归降,做个头领。”

孙碧云就对刘尚、夏全明二人道:“既然如此,就依王六、唐林兄弟之言,好好劝导是了。”

刘尚点头称善,道:“还是请大头领亲自劝他为好。”

孙碧云点了点头。

次日,孙碧云便派刘尚、夏全明代她去凤凰山请冯平,两人领命下山。

且说这凤凰山离衡州府约七八十余里,位于衡州和永州交界之处。据传曾有一只凤凰落入此山,在山上筑巢而得名,至今山中还有一颗大石蛋,传说是凤凰所生,故称凤凰蛋。在凤凰山主峰右侧还有仙船、仙人桥、仙鹤岭等古迹。也传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鹤在天庭蟠桃会上表演时,不小心一只脚爪踏进赤脚大仙的酒杯中,赤脚大仙怒,将小仙鹤打落凡间落到凤凰山。从此凤凰山就有了很多仙鹤在这里栖息繁衍,后人把仙鹤栖居的山岭称作仙鹤岭。

凤凰山下有一条弯曲狭窄的山道,长达十数余里,两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山峡之中有一条小溪,溪水清澈,一年四季流淌不息。溪中鱼虾、石蛙、小蟹处处可见,山峰之上,猿猴叫声不断。凤凰山主峰中半山腰间有一座凤凰寺,是一座木柱草顶的寺庙。夏全明听说的这冯平,就在这凤凰寺右侧百余丈处,有一座茅棚道观,就是冯平居住之处。

刘尚、夏全明两人赶路来到凤凰山附近,只见群山茫茫,人迹罕至,哪里见有凤凰寺?好不容易遇上一樵夫上山砍柴,夏全明便向樵夫打听凤凰山去处。那樵夫见他两人骑着高头大马,觉得稀奇。凤凰山本是深山老林,很少有人进山,山中虎豹豺狼成群结队,就连本地樵民百姓也只在山口砍柴作息,一些烧香求佛之人也只在初一十五成群结队进出山,其他闲人不敢深入山中,难道这凤凰山有什么宝贝?刘尚以为樵夫没听见,大声道:“请问老乡,凤凰山还有多远?”

那樵夫回过神来道:“凤凰山倒是不远了,可那是虎豹聚集之地,你们要是不怕,从此山口一直往前行,到了尽头就是凤凰山了。”

两人谢了樵夫,打马便往山中而行。走到约五六里处,山峡越来越窄,山道两旁树茂林密,不见阳光,骑在马上,不时有树枝拂头,两人只好下马步行。刘尚道:“夏兄,你这位先生,选择这等深山老林之处居住,看来也是个古怪好静的人。”

夏全明道:“凡潜心修道之人,不都是选择深山石洞安静之处吗?古代的鬼谷子在终南山修行一辈子、造就孙膑、庞娟一代高徒,还有李耳、孔明等名人都是如此。”

两人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就到了峡谷尽头。抬头一看,眼前只见巨石高耸,滕树缠绕,却不见道观及寺庙的踪影。

刘尚道:“夏兄,这一路走来,连个草棚也没见着,哪有寺庙道观,是不是你弄错了?”

夏全明摇摇头,道:“临别之时,我问过冯先生,是他亲口告诉我的。一个修道之人,岂能打诳语?我们还是上山找找看罢。”

两人看见一条小道直通西山,沿着小道往山上爬,来到半山亭,果然见到一座木结构茅草覆盖的小屋,上前一看,门上写着“凤凰寺”

三个大字,四周空无一人。两人进门一看,见只有一个小僧在里面打坐。夏全明上前问讯,小僧也不答话。刘尚见没反应,道:“小师傅,我等特意赶来,只想拜见冯先生,别无他意。”

只见小僧起来,呀呀几声,挥手往门外东侧指了指,原来是个哑僧。刘尚、夏全明便从寺庙出来,往小僧所指的方向走了约数十丈远,就见前方有一草棚和一片菜地。一缕青烟从草棚顶上冉冉升起。夏全明道:“这一定是冯先生住的地方了。”

两人快步走到草棚前时,只见一个貌似樵夫的汉子,手持一根粗长的硬木棍靠在门前。夏全明便上前问道:“请问这是冯先生居住之处吗?”

那汉子不理不睬。夏全明又问了一遍,照旧不理,夏全明只好自行往屋里走去,哪知那汉子一掌推来,把夏全明推了个四肢朝天。刘尚一看,道:“好大的蛮力!”

也向那汉子推出一掌。谁知那汉子虽接了刘尚一掌,却不哼不哈,身子丝毫未动。刘尚见此,又是用重力一掌击去,这汉子还是不哼不哈,却反应极快,也推出一掌,双掌相交,两人各退半步。这下可恼了那汉子,举起木棍拦腰扫来。刘尚不敢怠慢,长剑一挥,接了那汉子一招。那汉子不知智灵剑法之厉害,又是一棍扫来。刘尚被木棍扫出了真火,运足十成功力,将木棍砍成两截。那汉子哇哇直叫,要与刘尚拼命。这时,屋里传出话来:“哑巴,你又跟谁在厮打?”

这汉子一听,才住了手。那人出屋看见刘尚,道:“哦,原来有客人,贫道失礼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