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久了的大家也都知道,接下来雨水多,三天两头的下雨,上工肯定是不太好上工的,况且咱们地里也没啥事儿做了。”
大家似乎都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对于李为民说出的这个决定并没有多少议论的声音。
“接下来,咱们就趁着这个农闲的时候把学校给建了,大家要是想报名来建学校的,可以来我和支书哪里去报名。
建学校的话,算满公分,包中午的一顿饭。”
顿时底下原本还有些不在意的人,两眼霎时放起了光,争先恐后的开始举手,知青点的有些人也有些意动,但是他们也知道,除非要的人多,不然村里都不够分的,哪里轮的到他们这些知青呢?
果然,紧接着就听李为民继续说道:
“只要二十五个人,先到先得哈,没有报上名的可以上山准备冬天用的柴火啦,特别是你们这些新来的知青,肯定还不知道咱们这边冬天有多冷。
谭建设和褚红艳到时候一定要和新来的知青好好宣传到位,别到时候冬天没柴烧冻出病来了。”
这种事自然也是生过的,总有新来的人觉得自己很抗冻,等到了冬天没柴的时候就冻出病来了。
谭建设和褚红艳连忙应是,李为民点了点头,接着说道:
“咱们后山好东西不少,到时候新来的不懂的,你们这些老人多带一带,只是一点,切记不要单独上山,山上的深处比较危险,你们最好还是不雅往深山跑,知道吗?”
“知道了。”
底下的人连忙应和,那些村民对于这些熟悉的事情早就不耐烦了,着急的是建学校的事情。
之前还以为这学校要建不成了,没想到突然就被通知要开始建学校了。
学校自然不是用的土坯建造,肯定是用的砖块,那些小雨肯定不用担心的。
李为民知道大家早就想结束了,也没多留,就让大家散了,谭建设和褚红艳两人带着知青们往回走,甘泉大队四面环山,上面的好东西不少。
这也是为什么褚红艳说,要是勤快,能把半年的吃食都找齐的原因。
他们往回走,却没有看到几个今年来的男知青,如愣头青一样钻进了村民的人堆里也跟着去报名去了。
总共就二十五个名额,村里光壮劳力的汉子就有一百八十多口人,还不算那些是一二三岁的孩子和五六十的老年人。
没想到这么少的名额,知青院四个愣头青竟然给选上了,这让其他的知青都后悔不已,早知道自己也去试试了。
满公分不说,还包饭呢。
这些都是后话不提,众人回去后,都开始准备上山,下了乡后,众人都习惯了自己要置办一个大的背篓,无论是上山,还是去镇上都十分的方便。
不像在城里的时候,东西随手就拿了,再不济,有个布袋子都不得了了。
但是在乡下不一样,上山和去镇里都是想能尽量多带,就多带点东西回来,所以容量大,又结实的背篓就成了不二之选了。
结束完回忆以后,众人就开始朝着知青院,靠近男生宿舍那边的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