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惠兰不好意思,这做豆腐也是手艺活,哪能随便教人。
可没等她说话,乔桂英已经痛快地应了。
顾惠兰对着乔桂英不好意思的笑了,乔桂英真没当回事儿。
说着话,过了桥!
路上都是附近几个大队要赶集的社员,道上的大雪已经踩出来道眼儿,并不难走。
过了桥就看到杨开富的媳妇杨大嫂,老娘郭老太太和魏大娘。
顾惠兰和乔桂英就下了爬犁,让两个老太太上去。
郭老太太是个直爽人,见顾惠兰和乔桂英都下来了,就坐上去了,魏大娘还在推辞,被吕老太太一把拉上去。
“咱们咋也说是拐弯亲戚,你外道个啥?!”
吕老太太说魏大娘。
“不是外道,我可比你们都小好几岁,咋好意思让孩子们挨累!”
坐上去了,魏大娘也不挣扎了。
魏大娘和吕老太太没差几岁,却差了一辈,但是农村这种情况多了,也没人计较这些。
魏大娘继续道。
“我要是外道逃荒路上也不能求上门去,要是没有您那一勺子猪大油,我家二狗子就得扔半道上!”
吕老太太看了看乔桂英,那可不是她给的,是她家老二媳妇给的。
吕老太太摆摆手。
“亲戚里道的,不提这个了,你们这都是上集上干啥去?!”
像她们这么大岁数的,这天气没啥事儿是不出门的。
吕老太太今天出来,主要就是到邮局取钱,再给顾福平打个电话,要不她是不会出来的。
果然,郭老太太也乐了。
“建国之前在电报里说好了,让今天中午给他打电话,三年没见着面了,我做梦都是他啊!”
“再不让我听听声,我就得疯!”
郭老太太抹了把眼泪。
她说的建国是杨开富的大儿子,她的大孙子,是这个年代难得的大学生!
说起这个吕老太太也心酸,她也好几年没看见她家三儿了!
魏大娘掀开包袱一角,给吕老太太看,露出几个虎头帽,虎头鞋,颜色鲜亮,好看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