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便是叫朕看清楚周氏一族,日后好作,通通收拾了,免得到时候长安不便对老臣下手。”
说到当时的事情,冉昱道:“事后,姐姐跟臣都反应过来了。不过,当时是真的叫我两人吓了好大一跳。”
皇帝转过来,笑笑,“怎么?那时候就有打算不成?”
冉昱坦然:“恕臣不敬之罪。若是当时皇上有什么万一,太子继位名正言顺,那么姐姐跟长安的处境就会非常艰难。那时。。。臣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给他二人排除万难的。”
他没有明说,皇帝却是不忌讳,他若有所思的颔,“是,你手上有大泽最大的兵权,长安也是仅次于太子的身份。继位,也没有什么不妥。”
冉昱笑了笑,没说话。他那时会做的比皇帝想象的更狠。如果他真的要为长安争夺继位权,他会从周家下手,叫那时的太子身败名裂,届时,长安继位才是名正言顺。
可是现在,没有要说出来的必要。
皇帝道:“所以,阿昱。这就是为什么朕要留下你的原因。不是为朕,是为了大泽,是为了你的外甥长安。”
“长安还小,他日后在朝中需要有人护持。”
皇帝走过来拍拍冉昱的肩,“你这个舅舅的,舍你其谁?”
冉昱道:“不是有您在吗?”
皇帝朗声大笑,“那说不准朕会偏心。毕竟娇娇跟朕定然不会只有长安这么一个孩子的。”
冉昱撇嘴,最终是没有再坚持辞官,而是沉默的接受了皇帝的安排。
门外,冉嫮笑着转身离开,没有要进去的想法。
于公,冉昱对大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存在,文韬武略,冉昱算顶尖的一个。
而且,皇帝现在清理了周家和他的爪牙,那么对于朝廷的掌控就达到了顶峰。
可是,前朝不能成为皇帝自己的一言堂,那样的话,会沉迷在绝对的掌控中从而做出任何不理智的决策都不会有人反驳。
冉昱的存在,对于皇帝来说很有必要。不论是忌惮还是信任,冉昱都能够给他一些警醒。
于私,既然长安要被立为太子,那么以后进入朝堂必然是要学着理政,学着与朝臣接触,学很多东西。
就像皇帝自己说的一样,长安需要一个能够给他全力引导扶持的人。这个人,除了冉昱,没有更优选。
溥融当时最大的底气不就是身为文臣之的外祖荣兴公吗?
所以,有冉昱作为长安在前朝的底气,长安势必会行走的更加轻松。这跟皇帝对长安有没有支持没有任何关联。而是长安自己的底气。
因为天下是皇帝的,不是皇子的。皇帝给的,永远是皇帝的。而冉昱的,就可以是长安的。
没有任何私心的。
这是冉嫮对冉昱绝对的信任和绝对的自信。
长安宫
冉嫮帮冉昱布菜,冉昱沉默吃完,放下筷子。
“下午的话,你都听到了?”
冉嫮笑着点头。
冉昱道:“原本是想着,辞官之后,可以踏实的教导长安。等他长大了,我就清闲了。现在,怕是想多了。”
冉嫮摇头,“少做白日梦了,你还想清闲?皇上不是个甘于守成的君主,你自己也不是个踏实的,我还不知道你们了?”
冉昱笑着摸摸自己的鼻子,“姐姐睿智。”
既然要将这天下交到长安手里,那么皇帝自己也好,冉昱也好,都想要给他最好的。
而这,还有很长的时间去给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