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顺安帝这几日心中最不顺的地方,他朝这半年能与他说些贴心话的孙媳妇叹道:「你这个表姐夫,明着是把你表姐押在了都城不离去当朕的质子,可他心里恨极了朕,可朕也不是非要你表姐留下,他把他媳妇当心肝,他带走就是,把儿女留给朕就是,他怨朕不信他,让侯夫人吃苦受委屈,那是他的无能不舍,与朕何干?朕宁肯要他的儿女当朕的质子。」
可表姐把儿女当心肝,愿意以她的性命换取儿女的自由与往後,这确实是表姐夫和表姐的取舍不一造就的事情了,不是皇祖父的不是,佩梅握嘴一笑,朝他施以一礼,道:「您多包容,梅娘想来这也不是常侯特地想为难您,而是由他经手千难百难再三调解也解决不了的事,经您的手,也不过是二三道便能彻底解决的事,您俩的身份不一样。」
顺安帝知晓她这是特地说出来给他听的,却也乐得听到这等的话。
他是皇帝不假,可高处不胜寒,他一生杀生无数,把自己架在了戮帝的位置上,世人恐他不假,可他们谁也不会多想到,他才是他们生存到如今的原因,他们怕他,胜过於爱戴他,只有朝廷里的二三臣,还有後宫这个为二三臣後代子孙的孙媳妇,能知他一二。
佩门史家,世代读书的人家,无论男子女子,还是有很多不同於普通书香世家子弟子女不同的地方。
他是受了蛊惑,把男子女子分得太清楚,把她的稚嫩当了天真,把她的善良当了软弱,由此才看不起她。
实则,她吃得起苦,受得住搓磨冷落轻视,也深谙人心懂得随机应变,且因着她身为女子,时时刻刻通达女子的生存不易,不敢在他面前狂妄自负自视过高,更不敢在他面前瞒天过海行一手遮天之事。
她到底是史家女。
且,胆小有胆小的好处。
顺安帝不好说他已看透了她,却也知,这个知进退且谨慎还怕事的孙媳妇,是卫国皇室如今最难找到的明白人,只有她坐镇,才把治得住後宫,且还在他的扶持下,威摄镇住整个卫家宗族皇室,合六国为一国,让大卫国成为真正的一统六国的卫国天下。
他需抬举她。
他叹道:「不说常侯了,且说你,你要多把刀剑?」
佩梅闻言不禁一笑,朝皇帝跪下,低头磕头,道:「您赏几把,孙媳妇便接几把。」
又一个小狐狸,顺安帝头疼,问亲孙子:「苏三带了几个人进来?」
卫诩也不敢抬头,头埋得低低地,「如若孙儿记得不错,带大将军在内,一共九人。」
皇孙再不济,也不可能记错人,九人便是九人,顺安帝当即便要说赏,又听垂首的太孙道:「三将军麾下十三人为一小队,十三小队为一大队,三将军旗下计二十大队,共三千三百八十人。」
皇帝瞪他,问他:「那朕,你皇爷爷老子,理应给几把?」
卫诩低头垂首,跪到了他妻子身边,跟他妻子一样作磕首状,头碰着砖头不说话。
皇帝掉头便想找吴英,想让吴英出面说话把不孝孙拖出去宰了,可一眼瞧去,吴英不在……
老公公老了,病了。
能帮他的,能继承他大统的,就是这一两个不按他的心意走,却想继承他真正的大统的孙媳妇,孙子在了。
顺安帝便收回身子,缩在他的龙座中,两手拢进袖中想了半晌,方才缓慢回身,在桌子上用手支着头,淡淡道:「要几把你们跟朕说一说,朕不是考你们,苏三还好只有三千馀死士,她要是再多几千几万名女兵,朕不用打仗了,朕等着内乱即可,朕不是不喜她们,朕只是想,朕在位前线数十年,死伤无数,一千人中,女子死者唯一尔,可後线要是没有她们生养,朕那一千人当中九百九十九名的男战士,从何而来?每一个人,无论男子女子,皆是朕的子民,皆想一一公平处之,可朕无能,这世道无能,人道无能,天道也不给我们尽善尽美的解决办法,你说如何?」
皇帝说的话太犀利,卫诩心中有答案却不敢答,他怕这是帝王问,他答错了,一生与帝王无缘,这厢,磕着头不动的佩梅却是抬起了头直起了身,跟她听到的想要一个答覆的婆家皇祖父道:「三将军共二十大队,您赐二十把便足,战场上,无论男子女子,还是叟童老幼,人人皆要为国争光,为君效力,卫国女子一人顶半边天,是卫国之强,是卫国之威,她们立了战功,您赏之有理,她们受之有功,足矣!足矣!」
足矣!
她字字皆轻脆,尤如家雀脆啼鸿鹄之志,有过於嘹亮的地方,也让人知晓,她不是金丝雀,她是卫国後宫一个为了卫国昌盛愿意以手代足砥砺前行的女子。
她是卫家的媳妇,是顺安帝这一代的孙媳妇。
顺安帝颔首,道:「二十把,成,你去叫三将军和她的麾下过来,朕带她们去内库挑选。」
第242章後头的日子,愈发地要难了。
皇帝要带苏三去内库挑剑,佩梅回去请人,那些异国来的女将们也想来,好在皇帝之前吩咐过,要是她们也想跟着,便带她们来即可。
路上三将军还跟佩梅说些玩笑话,不停赞许太孙妃的面子大,把佩梅逗得面红耳臊。
等到了内务府兵器库,见过顺安帝,进入兵器库内之後,看着那些在墙上挂着的刀剑枪斧矛戈锤鞭叉钩在浅黄的灯光中冒着寒光熠熠生辉,女将军那嘴边一直挂着的谑笑消失了。<="<hr>
哦豁,小夥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