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沈临毓愣怔,李崇反倒是笑了。
“怎么?我不像是会管太宽的兄长?”
李崇揶揄道,“是了,好像前回九弟他们也催你了是吧?”
沈临毓道:“我以为只有母亲那个年纪的,才爱催。”
李崇乐得不行。
见沈临毓对这个话题并不排斥,他又继续往下说,只是语气渐渐凝重起来。
“都是催婚,但其中因由各不相同。”
“姑母催,是觉得你岁数到了,想你身边有知冷知热的人,她与姑父感情和睦,也盼着你能过上夫妻和美融洽的好日子。”
“父皇也催过你吧?我们私下说说,父皇是大包大揽惯了,他的儿女,反正一个瓶就得有一个盖,所有瓶子都盖上,严丝合缝了,他这位父亲便是尽心了。”
沈临毓抿了口酒,道:“殿下这么说,可就伤了圣上的心了。”
他不跟着抱怨永庆帝什么,李崇似乎也不在意。
或者说,李崇更像是一个心中憋闷了不少委屈的儿子,与兄弟大倒苦水,至于这兄弟是跟着说父亲不是、还是左耳进右耳出的,甚至事后去父亲跟前告状,李崇都无所谓。
“父皇的儿女太多了,”
李崇苦笑道,“何况他还要操心天下事,哪有工夫成天琢磨儿女们心仪谁、满意谁。”
“说到底,还是得自己想清楚,才好向父皇开口。”
“我不曾开口说过什么。”
“我的婚事,原本也不是我中意谁就是谁了,我母妃有她的想法。”
“你五嫂当时的状况,算是符合了我母妃对儿媳的所有念想吧……”
“出身世袭罔替的文寿伯府,又是大富大贵的好命数,彼时年纪合适的贵女之中,就是她了。”
“单论这事,临毓,我远远不及你。”
“我没有追求心仪姑娘的自由,你无需考虑那些外因,你只需要想清楚你心仪谁就行了。”
“只要你欢喜的,姑母就欢喜。”
沈临毓深深看了李崇一眼。
棋路再与众不同,也是在棋盘纵横上做文章。
五殿下洋洋洒洒一堆话,不会是喝多了、情感充沛、胡乱散,他必然有他的目的,有他想要指的方向。
但沈临毓听得出来,不管李崇话里藏了什么话,他说出来的这些、倒也不是为了“误导”
而信口说些假话。
当然,话说回来,用真话来搅人思绪,大部分时候比用假话有成效得多。
只不过,沈临毓显然也不是个李崇说什么、他就听什么的人。
沈临毓会亮刀子。
“听殿下这么说,”
他叹了一声,“我倒是越理解安国公的不忿与怨怼了,在镇抚司衙门里,他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骂安国公夫人。
若国公夫人没有弄出以庶代嫡的事,章夫人作为国公府的嫡女,想来更符合梁嫔娘娘的念想了。
那今时今日,不牵扯上文寿伯府,殿下也不用进退两难了。”
李崇闻言,丝毫没有生气,展现出来的更多是无奈:“你这话说的,安国公府难道没有他们自己的麻烦?”
“没有以庶代嫡引起的内因,以安国公往日的圣眷,他又是殿下的岳丈,”
沈临毓坦言,“我大抵是拿不下他,起码不会那么容易就得手。”
说到这儿,沈临毓的身子往后稍稍一靠,姿态松弛,语气却很诚恳。
“再说了,大哥出事十年了,圣上始终没有再立储,几位殿下看着也不上心。”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梁嫔娘娘热络,安国公也热络,殿下若娶了章夫人,自己不想走也会被推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