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更,除原来早晨和晚上各一更外,中午12点为打赏榜一网友“无趣聊”
加一更。
感谢网友“无趣聊”
、“看手机睡觉睡觉睡觉睡”
、“用户30958221”
、“爱吃猪油拌粉的秦冠喜”
、“爱吃笋干肉的项凌风”
、“桑果球”
的打赏支持。
现在是新书期,离不开朋友们的支持,如果看了觉的故事还行,老余脸皮厚,求大家五星好评、推个书荒、点点催更、转转朋友圈,让本书扩散出去。
对打赏的网友,15万字的时候,老余打算单独发一篇文字表达感谢,同时回应网友评论中对本书的一些看法,聊一聊故事人设。
“吴叔叔,您的报纸。”
秦奋拿起茶几上的报纸,递给吴怀之,不过递到半路,他停住了。
“明远,我觉得政治课本上关于‘市场’的概念不用改来改去了。”
秦奋指指头版一条评论标题。
“《在封闭的环境下搞现代化只能建成‘乌托邦’》,就是力挺改开了,这一年来,力挺市场经济的调子一路走高,年初争论姓‘社’姓‘资’,年中救股市,到近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讨论改革的胆略,我觉得市场经济的春天马上要来了。”
“你在说些什么?”
吴明远表示完全听不懂。
吴区长倒是来了兴趣。
“小伙子你继续说。”
吴怀之放下茶壶、茶杯,坐回沙发,抬手示意秦奋坐下聊。
之前,吴怀之以为秦奋的成熟,是和社会闲杂人员厮混的结果,没想到是人家思想早熟。
今年以来,他也为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烦恼,在喇叭裤被批判那会儿,这经济抓还是不抓,该怎么抓,他和所有支持改开的官员一样苦恼。
尽管内部会议支持市场经济的声音逐渐增强,但上面没有定调,吴怀之这样的基层官员,也不敢随意迈开脚步。
在单位,吴怀之听从媳妇忠告,私底下不讨论不议论这个话题。
实际上心里是憋着这个话题的。
现在眼前的少年触及到它,吴怀之忍不住想听一听,聊一聊。
秦奋其实是故意引起这个话题,见吴怀之来了兴趣,便说:“吴叔叔,我个人判断,明年1月,往哪个方向走,必有定论。”
吴明远没有父亲的阅历和见识,听的云里雾里,他看看父亲,又看看秦奋,想插话不知该说什么。
吴怀之是懂的。“会是哪个方向?”
“坚持改开,市场经济。”
“为什么判断是1月份?”
秦奋当然不能说我是重生的,必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一年之计在于春,明年1月定调子,二三月出政策,剩下九到十个月落实,年底才能出成果,所以1月定调其实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这确实是体制内的工作流程,吴怀之点点头,给秦奋倒上一杯茶。
吴明远看呆了,父亲这个动作,表明他认可秦奋,但吴明远都不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
“你家农村的,农村研究政策的人,很少有这么深入的吧?”
吴怀之好似随意问了一句,听着像是夸奖,实则是在侦察。
“也分情况,”
秦奋端起茶杯喝一口,脸上都是坦率不设防的表情,“一般种地的人,肯定不关心这个,因为关心也没用,但如果是做点买卖,挖点矿什么的,就得密切关注政策走向,怕辛苦赚的钱变成资本主义尾巴被割掉。”
吴怀之看看手中的茶水,不禁陷入沉思。
秦奋说的确实是这么回事,最近走访调查,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大家担心的都是这个。
为人坦率,对政策变化敏感,有自已的看法和分析,秦奋展示的这些特点,全都精准命中吴怀之的痒点。
仅仅10分钟,秦奋就从吴明远的舍友,变成吴怀之吴区长愿意与之聊天的朋友。
吴怀之又就报纸内容,和秦奋继续聊天。
吴怀之发现这个少年读报很有一套,对于干巴巴的会议报道,很多人会觉得有啥好看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但秦奋偏偏能从报道的版面变化、领导的排位顺序、讲话用词的微妙调整,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办公室秘书强了好几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