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时间越来越长,之前他还可以靠睡眠度过夜晚,现在却不成了。
天还没亮,他就得爬起来找吃的,顺道通过星象辨认方位。
黎明前的黑夜,寒风彻骨,无处可避。
直到太阳升起,阳光驱散黑暗带来温暖,他的身体才能停止颤抖。
该说不说,雪原上的日出属实惊艳,清晨的阳光从四面八方奔赴而来,没有碍事的遮蔽物,瞬间就能把天空照亮。
汪白难得惬意地躺下,享受阳光的滋润,感觉自己每一根毛毛都好舒服。
要是阳光一直普照就好了。
可是他知道,再过不久,这片雪原将会迎来极夜。
极夜又称永夜,顾名思义,就是一天内太阳永不升起。
这是南北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维度越高,极夜和极昼的时间就越长。
而在南北极中心地带,一年内半年极夜半年极昼,那才叫真正的一年如一日。
汪白挠挠肚皮,翻身爬起。
他要在极夜来临之前把自己养胖一点,充足的脂肪能维持体温,也能帮他不至于那么快饿死。
光靠牛蝇蚊子只能勉强维持生活,要是能遇到些冻死的大家伙就好了,一夜暴富不是梦!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了,总得有个盼头不是?
到了第四十天,汪白终于穿过雪原,第一次踏上了冰原。
北极圈内的地貌很特别,鲜少有陆地,大部分都是由海水凝结所形成的冰原。
每到秋冬季节,苔原地带的边缘海面便会陆续结冰,海冰不断延绵,演变成汪白面前这片厚实的冰原。
冰面上,汪白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模样。
雪白的绒毛,溜圆的黑豆眼,还有那标志性的立耳和弧形吻部,绝对是萨摩耶无疑。
侧个身子,欣赏了一番上卷的尾巴。
真想摸摸啊,手感一定相当不错。
照够了“镜子”
,他伸出脚丫,爪垫踩在光滑坚硬的冰面上。
他的爪子瞬间溜出去,重心被带得偏移,幸好他足够小心才避免滑倒。
这就叫做先见之明!
汪白得意地抬起爪子,把冰面当成琴键,怡然自得地在冰面上敲击,看上去完全不把冰面放在眼里。
实际上他的腹部乃至后腿都趴在冰面上,仅仅靠前爪的摆动行走,活像得了高位截瘫。
好,好吧,他承认这样行动不太体面。
但胜在安全啊,狗刨怎么了,运动就应该是雅俗共赏!
狗刨式滑冰度不慢,就是有点废肚皮。
腹部的毛因为长时间的挤压而紧贴着肚皮,凉意透过毛毛传到小腹,拔凉拔凉的。
再这样下去恐怕要闹肚子,经过深思熟虑后,汪白决定还是要自学滑冰。
其实这一点都不容易,汪白没有任何滑冰的基础,他笨拙地在冰上探索,不到一秒他就摔成了一张狗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