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目睹此景,愈发觉得丞相之位该废除。
真是烦人,这么点小事,你们只顾各自门生故吏,就不能为朕考虑一下?
就不能为朱家多想想?
哼,暂且让你们嚣张一阵子,早晚找个借口把你们连同丞相之位一起解决掉。
随着恩科主考确定为胡惟庸的圣旨正式颁布,这场仓促召集的朝会就此结束。
至于之后会引起多少波澜,就不是他们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然而,当圣旨送达胡府时,胡惟庸彻底傻眼了。
看着门口摆设香案宣读的圣旨,他感到十分不悦。
喂,老朱这是什么意思?
我都躲在家里养病了,怎么又让我出门?
朝中那么多官员,难道他们都可以只拿俸禄不干活?
你怎么不去找他们?
这几日胡惟庸正想着美食搭配之事,甚是惬意。
谁知今日莫名接到这个“坏消息”
,差点就把手里的圣旨甩到宋利脸上。
不过一想到近来老朱掀起的惊涛骇浪,最终脸色铁青地接下了圣旨。
胡义却满心欢喜。
啧啧,这才是咱们家老爷啊。
看看什么叫沉稳如山,什么叫镇定自若?
府门虽闭,宾客全无,每日只顾享乐。
可这皇帝的宠爱依旧如影随形,主动找上门来。
这说明什么呢?
这表明我家老爷深得圣心啊!
而且这么大的喜事,还不足以证明老爷的圣眷?
啧啧,我还以为老爷已经失意了呢。
唉,终究是没有老爷那样的眼光和定力啊。
不说这些了,光是今日的圣旨,就能让胡府的声望再上一层楼。
胡义兴高采烈地捧着圣旨去了宗祠供奉,只剩下胡惟庸脸色阴沉地遣散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满腹愁绪。
“老朱这家伙到底想干什么?”
“这种明显能扩大影响的事情,你怎么不找别人去做?”
“李善长不行还有刘伯温,实在不行杨宪也行啊!”
“哦,对了,为何不让标哥试试?”
“堂堂太子亲自出面,岂不是一段佳话?”
“何必要为难我这条懒鱼呢?”
“唉……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没错,这些牢话正是胡惟庸坐在书房里嘀咕的。
在外人眼中的好差事,在他看来却是麻烦。
他深知,这个时代要是科举主考官没有出现什么集体作弊之类的,那结果必然是桃李满天下。
如果自己有心从政,这样的局面或许就是莫大的福分。
可偏偏自己是一条打算混日子的懒鱼,而且还是快要成精的那种。
在胡惟庸看来,这不是好差事,而是烦。
因为一旦这次恩科结束,自己藏身府中默默无闻的愿望就会彻底破灭,自己的影响力会瞬间变得十分显著。
可是越显眼,朱元璋就越忌惮;
朱元璋越忌惮,将来自己就越危险。
妈的,简直是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