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 第23章 吟诗作对附庸风雅(第1页)

第23章 吟诗作对附庸风雅(第1页)

说到这里,胡惟庸似乎对朱标额头上渗出的汗水视而不见,回到座位上,举起茶杯一饮而尽,感叹道:

“这就是我所说的术业有专攻!”

“四书五经好不好?当然好!”

“但仅仅熟读四书五经,面对治理一方或执掌六部要务的职责,尤其是四书五经就足够了吗?”

“殿下再想想,我们这批跟随陛下一路走来的老臣,表面上看起来个个都很有用。”

“但实际上呢,当初我们不过是在一县之地有些许名声罢了,论学问,真算不上什么。”

“所以啊,我才说,科举取士,不能只考四书五经,也得引入其他考核方式。”

“四书五经读得好,那就去翰林院做学问。”

“而那些真正有才学且见识不凡的人,才是陛下和殿下所需的人才。”

朱标听完胡惟庸这番长篇大论后,沉默良久,随后站起身向胡惟庸深深一礼,说道:

“孤感谢胡公的教诲,今日之行,孤受益匪浅,只是时间有限,不能与胡公彻夜长谈。”

“这样,孤今日先行离开,等哪天有了空闲,再向胡公细细讨教!”

胡惟庸一边满口客气地与朱标告别,一边心中长叹。

终于把人忽悠走了!

(本章完)

------------

朱标离开礼部后,胡惟庸也没有在礼部久留,赶紧拍拍屁股回了自己的府邸。

当晚,胡惟庸难得地多喝了几杯。

姬妾未至,胡惟庸已自斟自饮,享用着府中厨子精心烹制的家常小菜、卤肉与猪耳,心情愉悦。

先前在礼部与朱标周旋,虽费了些心思,但成效显著。

这父子二人,其实并不难应付。

只要不触及其底线,提出的建议若对大明有益,在他们眼中,你便是朱家最得力的助手。

朱元璋虽以严酷著称,朱标虽精明过人,但二人该慷慨时,也绝不吝啬。

相较于朱允炆,这父子才是真正的之材。

因此,胡惟庸在朱标面前留下了好印象,还为科考之事找到了合理的借口,自然心中得意。

那夜,胡惟庸虽未醉,却因心情舒畅而酣然入梦。

次日醒来,想起今日又有好消息——明日便是休沐,可再享一日清闲。

作为打工人,节假日便是最大的慰藉。

洪武朝官员每五日便有一日假期,名为休沐。

然而,这规矩到了永乐朝便已改变,甚至在洪武朝内也几经调整。

不过,这些与胡惟庸无关,他此刻只想享受带薪休假的乐趣。

晚间,胡惟庸在礼部忙碌一天后,换上家居服,正欲用餐,侄女胡馨月忽然怯生生地开口:“伯父,馨月明日想去栖霞寺求签,不知伯父可否应允?”

胡惟庸闻言一愣,问道:“馨月,你平日不似会求神拜佛之人,怎会突然想去寺庙?那些和尚不过是些忽悠人的家伙。”

胡馨月听罢,心中无奈,只得装作未闻,解释道:“伯父,馨月姻缘多舛,想去栖霞寺求个签,请寺中大师解签,也好让馨月心安。”

胡惟庸听罢,恍然大悟,原来侄女并非虔诚,只是寻求心理安慰。

他咂咂嘴,略作思索,点头道:“好,正好伯父明日休沐,咱们一同前往,权当散心。

你那姻缘之事,不必过于忧虑,伯父定会为你挑选一位称心如意的郎君。”

“你尽管放心!”

胡馨月轻轻点头,朝胡惟庸微微一笑,随后便低下头,细嚼慢咽地享用起饭菜。

看着侄女那看似优雅实则胃口大开的吃相,胡惟庸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唉,这可有些棘手了。

府上的伙食向来丰盛,尤其是他口味偏重,偏爱那些下饭的菜肴。

他自己每日忙于种地、锻炼,还要与一众姬妾切磋武艺,消耗巨大,自然不用担心。

可这小侄女来府上还没多久,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日好吃好喝,原本就有些婴儿肥的脸庞,如今更是圆润了几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