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心潮澎湃,走路都带风。
詹徽的想法,给他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未尝不可啊!
与齐泰、方孝孺商议后,三人找了个机会进宫,面见朱允炆与吕氏。
皇孙还小,太子妃参与进来是应该的。
有些事情,皇孙做不了主,犹豫不决的,可以让太子妃来做。
“詹徽胆大包天,其心可诛。”
“他怎么敢要丞相之位。”
朱允炆很是不悦的怒斥道。
“殿下,如今局势波谲云诡,亲王在外虎视眈眈,在内三皇孙平白添了变数。”
黄子澄说道:“一个不慎,可能就会满盘皆输。”
“詹徽支持殿下,一切都将迎刃而解,若是坚持反对,继续在嫡庶的问题上纠缠。”
“詹徽转头支持三皇孙,那么情况会岌岌可危。”
吕后问道:“詹徽能做什么?”
齐泰说道:“凡是谈论嫡庶的,詹徽都能利用吏部尚书的权力,外放或者贬出。”
“朝中皆留下支持二皇孙的声音。”
“此外,詹徽也是文坛领袖,在朝野的影响巨大,他要是支持二皇孙,那么民间议论,肯定是向着二皇孙的。”
方孝孺补充道:“这样一来,三皇孙还如何争嫡?”
“亲王也就不会有任何威胁了。”
三人把话说的有理有据,利弊分析的很清楚。
吕氏听得是喜忧参半,朱允炆也是一阵心惊肉跳。
他们母子俩是没想到事情背后,会复杂到这等地步。
在朱允炆看来,不是皇爷爷喜欢他,立他为太孙就行了嘛。
为何还有这么多想不明白的事情。
“能不能不用丞相之位,可不可以再跟他谈谈。”
吕氏虽是妇道人家,但还是比年少的朱允炆,要懂得多,看的远一些。
但也远不到哪里去。
只是觉得给丞相之位,很是不妥。
“太子妃殿下,这是他明确提出来的条件,极大可能不会改变的。”
黄子澄摇头说道:“他如今算是位极人臣,能够打动他的,只有更高。”
齐泰附和说道:“是啊殿下,詹徽表示只要答应,他将全力主导,不遗余力的支持二皇孙成为太孙。”
方孝孺见缝插针道:“殿下,不要忘了,淮西勋贵还在盯着。”
“他们如今看似没有动作,可都蓄势待发,就等三皇孙的表现,时刻准备出手了。”
“若是我们不能拉拢一切能拉拢的,如何能抵挡淮西勋贵?”
三人早在进宫前,就把一切都商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