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礼一直最在意的就是面子和前途,以前秦霜还自认为自己颇得苏淮礼的欢心,会照顾他的情绪,会纾解他的烦闷和不如意,这一点她一直很自信是王氏做不到的。
可自打嫁入了将军府,从成亲那日当众脱下嫁衣后,就如同开启了一个诅咒一般,她处处不如意,屡屡碰壁,这张脸面也是丢了又丢,这与她嫁进来之前想象的生活完全不一样。
不过是因为自己只是个小娘,不是主母,便有了这样的云泥之别,如今再看苏淮礼与老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秦霜突然明白了。
真的如女儿婷婷所说,她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苏和的马车停在了一户庄子上,苏和下了马车,迎面过来几个妇人带着孩子来迎接她,妇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也都围着苏和开心的打闹着。
“苏小姐,可把您给盼来了,屋里做了几个简单的饭菜,还望您别嫌弃。”
“客气了王姐姐,我今日来,就是看看你们可有安顿好,庄子上人手可够用?”
被叫王姐姐的人是苏和城郊救出来的,之前国公夫人嚣张跋扈,将城郊百姓的田地私自占有,因害怕国公府的威势,百姓们无处伸冤,有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最后都惨遭饿死。
王姐姐也是那批受饿百姓中的一个,好在她人美心善,组织所有百姓去挖些野菜和果子勉强果腹,又带头去衙门告状,苏和重生以来一直关注这件事,所以才找到王姐姐。
好在苏和去的及时,将她们从城郊接到了庄子上来。
这些孩子有的跟随父母来的,有的则是父母都不在了,王姐姐自请要亲自抚养他们。
苏和看着王姐姐为了这些孩子全然不顾自己姑娘家的名声,不禁被她的大意之举动容。
王姐姐虽比苏和年长几岁,可也是个未出阁的姑娘,怎可养着这么多孩子,所以这次来,苏和也是想着多拿些银钱,让庄子上没有孩子的夫妻各自再领养几个孩子,每月多给些银钱算是养孩子的补贴。
这个庄子是王氏当年立功皇上赏赐的,位置靠海,不仅可以靠打鱼为生,这里还是朝廷运输的水路要道。
本来苏和将他们安置在此已是万分感激了,如今哪还好意思要她的银子,那些本来就生育过的人便自请领养,苏和看着这些人一张张淳朴的脸,嘴角的笑容又多了几分。
从庄子上出来后,苏和终究是不忍心,这里虽是靠海,但一时片刻也要等有鱼卖出去才会有银钱,大人还好,那些孩子如今还没有件暖和的衣服穿,眼见着天凉了,苏和便摸了摸昨日母亲给自己绣的荷包。
若是当着他们的面给银钱,他们必定是不会收的,所以苏和想着出来时让小桃偷偷的将银子放在房间里面。
苏和想着便拿起荷包,可这一瞧。
坏了!
荷包里面是空的,她早上出来带了足足的银钱,现在全没了!
小桃大叫一声:“糟了,定是遭了贼了。”
小桃挠了挠头,努力回想着可能在哪里丢的:“不对啊,我们出了府就上了马车,这一路也没下车,怎么。。。”
苏和看着那荷包下面的一个大窟窿,心里悄悄叹了口气,有些失笑的说道:“算了,是我自己忘了换荷包的事,可能装在之前的荷包里面了。”
哎,没办法,自己母亲绣的,怎么着也得给留点面子。
小桃半信半疑的回想着,她记得是自己亲眼看着小姐往里边装银钱的,小姐还怕不够所以将荷包塞得鼓鼓的,小桃当时都担心那荷包撑不住。
算了,总之没丢就行。
苏和又吩咐道:“一会儿回去的路上让车夫先去一趟清荷铺。”
看来她只能自己去给孩子们做几身衣裳了。
清荷铺也是苏和开的一间做衣服的铺子,不过外人谁都不知道这铺子的老板是苏和,苏和从小就不喜欢琴棋书画这些女儿家的才艺,倒是对钱财之事颇为敏锐。
从前她在将军府里默默无闻的那些年,随意进出将军府无人在意,这也为苏和无意中增加了许多方便之处。
她在这条街上盘活了大大小小十几家铺子,从最开始母亲给了她一间杂货铺开始,到现在做衣服的清荷铺,喝茶的客来轩,卖发饰的古玉坊,还有卖胭脂水粉的,卖花的。。。旁人难以想象,这些成日里宾客络绎不绝的店铺,背后的老板居然是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小丫头。
清荷铺如今是整个京城里面数一数二的成衣铺子,这里不仅有许多外面买不到的上等料子,更有宫里御赐的料子,待娘娘们做完衣裳剩下后,清荷铺便会花高价从宫里面买过来。
那些富家贵女们都争着抢着想和宫里的娘娘们穿同样布料的衣裳,而宫里的贵人们更是经常来这里定制一些独有的纹路样式。
外间的成衣铺子看着清荷铺每天迎来送往的当然眼热,可也是没有什么办法,若是谁敢将这清荷铺给搅黄了,让那些贵人们知道了还不要了自己半条命!
不过苏和也懂经商之道,她不会将这些银钱都自己赚了,也会将少量的珍贵布料分给别的铺子一起消化。
别的铺子倒也不是不想做贵人的买卖,可奈何那些料子太过名贵,他们根本收不起,苏和如此一来,他们既有了好料子,又不会压太多的银钱,自然高兴。
也都纷纷叹服清荷铺的老板大气,只是这么些年来,从没人见过这老板长什么样。
苏和带着小桃进了清荷铺,里面的掌柜的见是老板来了,赶紧热情走出来迎接,不过他一向知道苏和的脾气,并不会表现的太过明显。
苏和像寻常的客人一样,给掌柜的大概报了一下孩子们的身高尺寸,为孩子们做了几身秋衣,想到庄子靠近海水,常年潮湿,苏和又为庄子上的农户都定制了保暖的衣物。
交代完后,苏和带着小桃便要往外走,小桃也不知道这铺子的内情,心里还在默默感叹:“小姐心思真够细腻的,只见了这么两面,便能将孩子们的尺寸记得这样清楚,还细心的为农户们的身体考虑,看来自己和小果跟着小姐真的没错!”
苏和还没等走出去,迎面就碰上了燕王走进来,身后跟着一个粉色纱巾遮面的女子,苏和对这女子再熟悉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