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爱上中文>牛项龙女纪寻秦同人 > 第05章 覆韩(第1页)

第05章 覆韩(第1页)

夕阳西下,自天空洒落的余晖照得江水霞光泛彩,显现出一种韶光流逝的静谧气氛,然而与此同时,大河两岸却是战云密布,杀气腾空,眼见已是大战将至。

蒙骜驻马于洛水南岸的一处高岗之上,看着山下连绵不断的雄壮军容,心中的得意振奋之情,实是难以言表。

他自去年挥兵伐魏以来,一路连战连捷,以破竹之势连取大小八十一城,俘杀魏军十六万,为大秦扩土五郡,其间更设伏击破楚军,斩敌八万,生擒楚国大将斗介,一度直捣大梁城下,几乎灭亡魏国,实是威震中原,事后秦廷以此功晋他为上将军,封武信君,眼见在秦军中的威望已越鹿公徐先等本土秦人,跃居诸将之,甚至隐然直追当年的不败军神白起。

只可惜东方诸国亦是迅作出反应,竟以齐相仲孙玄华为帅,拼凑了近四十万大军合力援魏,迫的他不得不主动从大梁撤走,退至这天下枢纽的伊洛平原,借助黄河天险之利,方稳住阵脚,与诸国联军陷入对峙。

所幸此刻主持秦政的秦相吕不韦乃是他的恩主,对他极为赏识支持,不但在朝堂上力排众议,为他挡住了一切异议指责,更源源不断的从后方为他提供援军粮秣,方使他得以保有足够的兵力军需,而与东方联军长期对峙下去。

在他身后,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他的七八名将领,如桓奇、安谷奚、杨端和、白充等,均是素有威名的军中骄子,安谷奚更是常年镇守函谷关的大将,若非鹿公徐先等人知道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断断不容有失,绝不会压下私怨,将这些秦人中的名将菁华派给他这个曾经的「齐人」调遣。

但其中他最看好者,却是策骑分立于他身后左右的两名青年将领,前者乃是卫人管中邪,于剑术箭法之道均是擅长,曾当众击败骁将王翦,更一箭射落双雕,而以此名动咸阳,现下娶了宗室之女赢盈,乃是储君嬴政最为赏识的将领,获封为都骑统领,眼见前途不可限量。

至于后者,他回头看了那人一眼,却是不由暗中惋惜,此人虽是文武全才,毫不亚于管中邪,只可惜人品却实是让人鄙夷,虽是入秦良久,却不曾立下丝毫战功,而是凭吕不韦的爱婿身份以及太后朱姬的支持而获得大将军之位,因此虽亦是少年新贵,但在王室与军方中,却都极不受待见。

他统帅这一干大将,在此与诸国联军已是对峙有年,初时,他极为忌惮仲孙玄华的谋略,日日如履薄冰,生怕对方搞出什么阴狠的奇计来,却不料对方仅象征性的猛攻了不到半月,便一转作风,变得极为保守,不但不再主攻,就连他多次的试探诱敌,对方都毫无回应,更没有其他的动作意图,只让他颇感摸不着头脑,甚至有一种对方是刻意想将战事拖入僵局的感觉。

待双方对垒到第三个月时,秦国朝堂上,以杜壁为的军方派系已不满于他的保守,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要求从北疆召回大将王翦,以边兵攻入赵国代郡,又以东三郡的郡兵南下攻击楚国重镇上蔡,试图开辟两个新战场,以打破伊洛战场的僵持态势,却不料合纵军竟早有准备,最令人忌惮的赵将李牧竟同样从北疆南下,正好在代郡截下王翦,而楚将李园更是抢前一步帅大军逆江而上,竟于猝不及防间突破了栈道,攻入蜀郡,反弄得秦国阵脚大乱,杜壁本人亦是面目无光,急忙带着东三郡的郡兵由汉中入蜀增援,再也不提反攻楚国之事。

两军就这般对峙了年余,三十余万合纵军,以及三十万秦军的粮秣消耗,对双方后勤的压力均是极大,眼见已是再度陷入当初在长平之时,双方对耗国力的局面,只是此次与秦国对拼国力的却是东方诸国,国土人口均远大于秦,纵使蜀地富庶,关中的郑国渠工程也即将完成,吕不韦更是一代人杰,绝口不提自己的难处,始终不曾催促他主动进击,蒙骜仍是感到肩上的压力极大,不免顾虑起己方还能坚持多久。

只是他经验丰富,深知此时正是双方主将比拼耐心的关键时刻,合纵军虽兵多将广,但终究是由五国联合而成,其中齐赵、韩魏、楚各有不同的利益索求,远不如秦人的同心一致,若是时日较短便罢,一旦时间长久,则必会生出内隙,双方可谓各有利弊,先按捺不住者便会露出破绽,不免被敌所乘,重蹈赵国在长平的覆辙,故而他虽是心中不安,对外却仍是做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强行坚忍,等待着对方先露出破绽来。

所幸就在昨日,他经多方确认,得知齐国大将韩竭已率五万援军赶到伊阙战场,眼见终于等到了苦待多时的战机,秦军的胜势即将奠定,他不由心中大喜,当即一边广派侦骑,确定合纵军的情报消息,一边亲帅诸将来到伊阙山上,俯瞰双方的布阵情况,以求看破其中的端倪,而把握住未来进攻的时机。

昭王十四年,白起正是在此处大破韩魏联军,斩二十四万,以此功受封为国尉,而开启了一生的传奇经历,眼见自己即将越这位「大秦军神」的脚步,再度在伊阙之地击破四十万合纵联军,留下更胜于他的武名,这一刻,蒙骜心中的兴奋与激动,实是难以言喻。

再度纵览了合纵联军的军营布局,蒙骜不由扬起头来,环视左右,唇角飘出一丝自信的笑意,以带点嘲弄的语气对诸将道:「韩竭部曲,原是仲孙玄华最为重视的亲军,去年刚刚北伐灭燕,他将其从燕地远远调来,其中实是大有情弊,以本帅看来,我军取胜,当在旬日之内。」

立于他身后不远处的杨端和讶道:「蒙帅何出此言?韩竭部曾于半月间攻破蓟都,实是天下强军,如今增援伊洛,岂非让我军压力大增?」

蒙骜微微皱眉,扭头看向左侧,说道:「管将军,你说说看,其中到底有何蹊跷。」

管中邪浓眉一挑,已大声道:「蒙帅,诸位将军请看,合纵军的军营,外在虽是联营布设,但内中旗号却泾渭分明,营间置有多重阻隔,三军将旗更分隔极远,而韩竭的援军竟连军营都没进,而在后方十余里处另扎新营,足见各国将领间互存戒心,此外,仲孙玄华不惜自千里之外调来韩竭军,其用意为何?若说是以之主攻,他大可使用韩魏之兵来消耗我军,又何须远远调来麾下精锐,作为前锋而牺牲?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这支军队并非是用来进攻,而是用以弹压友军,以维持他的指挥权威,由此可知五国联军的矛盾实已极深,正是我军进攻的最佳机会。」他的话语虽是繁长,但分析的却极为清晰,更是入情入理,听至一半,在场的多数秦将已是点头赞同,情绪更是大为振作。

蒙骜含笑点头,在管中邪的肩上重重拍了一下,纵使对方乃是储君一派的将领,他仍是丝毫不吝对其的欣赏,下一刻,他已是傲然转身,纵马上前,抽出佩剑,慨然指向大河对岸,扬声喝道:「敌军败象已露,我大秦雄师必胜无疑!」

「必胜!必胜!」

众将均是抽出宝剑,随之呼喝,声音传至下方军营,无数秦军将士亦是高声呼应,喊叫声潮水般起伏澎湃,一时竟是声震云霄。

……

与此同时,在洛水的另一畔,韩竭扎下的亲军营中,却呈现出别样的安逸气氛,不仅士兵们一个个面色从容,全然没有面临战阵的紧张感,纷纷在聚集在一起,做着投石拔河之类的嬉戏,军营中心的帅帐中更是隐隐飘散出丝竹之声,悠扬悦耳,竟是丝毫没有战场的压抑气息。

眼见此景,盛年的心中不由更是沮丧,对后续的战事也愈担忧起来。

他乃魏人中的新晋将领,由龙阳君特别拔擢,奉命统帅九万魏军,加入到此次的合纵军中,以求击退秦军,解开魏国的亡国之危,若能收复失地便是更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