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府鸡飞狗跳,竹坞风景独好。
梁幼仪在纸上写了“债台高筑”
几字,唇角勾起来。
欠债好啊,债台高筑,她就可以启动红珊瑚计划了。
没有银子又想要宝物铺前程,怎么办?
骗她银子?这一招不好使了。
那么,傅璋只剩下贪墨一条路了。
“叠锦,你立即想办法拿一些吏部尚书夏大人的手稿、书信之类,内容无所谓。”
“好。”
叠锦办事,梁幼仪最放心,话少,活利索。
芳苓问道:“郡主,您要夏大人手稿做甚么?”
“当然是给咱们芳芷研究。”
“叫芳芷模仿夏大人笔迹?”
“对,叫咱们的夏大人写封揭帖给御史。明日,我要去麒麟阁与傅璋赏宝,怎么能少了御史大人?”
傅璋的背后是太后姑姑,梁幼仪扳不倒。
但是御史不同,他们是嘴替,还是疯狗,只要有机会下口,就可能咬出血。
吏部尚书夏致远,傅璋一手提拔的心腹,“他亲笔”
揭发,可信度就很高了。
叠锦去了不到半日便拿回来一份拓文,是夏致远给死去的先帝写的祭文。
这篇祭文长达两千字,足足把夏大人的笔迹研究个彻底。
梁幼仪大喜,连夸叠锦聪明。
叠锦挠挠头,被夸得很不好意思:“别的书信一时半会不好拿到,只在他书房里摸到一份写了一半的折子。倒是这个祭文,直接拓下来就能用。”
梁幼仪把折子和祭文交给芳芷研究,叫芳芷模仿夏致远的笔迹,写一封检举傅璋的揭帖。
芳苓、芳芷都是梁幼仪的贴身丫鬟,芳苓善武,芳芷看着娇憨,但是她有一个别人不及的技能——
她能迅速辨认出他人字迹特色,模仿字迹,足以以假乱真。
这次的揭帖,梁幼仪叫芳芷模仿夏致远。
内容么,便是丞相到处宣扬太皇太后干政、党同伐异,逼得他不得不去麒麟阁买下价值连城的宝物贿赂太皇太后。
这封信用的是大街上常见的纸张和墨汁,没有落款,但把傅璋要去麒麟阁与人密谈的时间、雅间名称都写得很清楚。
芳芷写完后,梁幼仪对照夏致远的笔迹,不得不佩服地给芳芷竖起大拇指。
只怕夏致远本人看了,都得蒙圈。
这份揭帖,用傅璋同党的名义,把揭发材料送给他的死对头。
一箭双雕。
梁幼仪把信交给叠锦,说:“你把这封信想办法放在监察御史黄德胜的官轿里,或者他的书房里,务必亲眼看到信交他手里。”
叠锦应了一声,揣上信走了。
御史台,御史好多个,也分派系。太后派系、太皇太后派系,还有一些孤臣哪一派都不属于。
芳苓跟着梁幼仪多了,也知道黄德胜是太皇太后那一派的。
这个人能言善辩,也很圆滑,目前不过是个从五品御史,级别不高。他若得到傅璋的贪赃坏法、忤逆皇家天威证据,一定死死咬住。
黄德胜为了扳倒傅璋,说不得还会拉上孤臣,一起监察傅璋下一步的行动。